【雅心沙龙分享】三代同堂的相处之道——你拥有一双怎样的眼睛

标签:
教育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陈茗
本周沙龙是2018年的最后一场,也是家事系列沙龙的第五场沙龙,关于三代同堂如何相处。这天下午来的同学并不多,可能是因为大家对这些“婆婆妈妈”的家务事心生厌倦吧——每天都生活在其中就很烦躁了,休息还来讨论?算了吧,不如去乐一会儿……
这也是我们面对生活的一种常见态度。能躲就躲吧,躲不过就按性子和本能想怎么就怎么吧,过得不好再说吧……趋乐避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是不太可能持久。避,总是避不过去的。我们的雅心团队,是帮助我们从面对开始,带着大家去走一条真正的幸福大道,团队告诉我们,不用避,只需要面对和转化。而在雅心沙龙上,群姐一直带着大家去解决“面对和转化”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困扰。不回避问题和痛苦的人有福了。
很幸运我能通过沙龙记录,越来越清晰明白团队的路径。头脑里清晰的明白,对坚持也是有至关重要作用的。
沙龙,就是团队课程的一个补充说明会,一些具体问题的解答讨论小组,一个从不同侧面解释和呈现课程路径的研讨会。
如果说老师是实证实修探索出这条路,群姐则是这条路上的实证实修者。就像没有路比体验出来的路更有力一样,也没有什么解答,比一个实证实修者的讲解更明白,更清楚其中的沟壑和关窍之处。
这次的沙龙群姐带着我们首先讨论了“三代同堂”的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大家庭,几代人住在一起,并没有一个新生家庭的产生,媳妇进了门只是家庭里加了一口人。这种家庭结构在现在的生活中,表面上是越来越少了,但实质上这种结构的家庭还是很多的。很多小夫妻有了自己的住房,在空间上形式上有一个新生家庭的诞生,可实质上还只是大家庭的一个附属品,在本质上并没有“分家”。
对于这种家庭结构,新媳妇进的是老人的家,而一个家不可能有两个女主人。既然还在一个系统里,那么就要接受“先来后到”,就要“遵守”原来的家庭规则——父母在父母的位置,孩子就在孩子的位置;父母是给予者,也要被“供”着;孩子就是接受者,要顺从和接受“控制”。而我们也知道,很多家庭却并不是这样——孩子不愿意承担长大的责任,却要长大的权利;父母明明是太上君,却成了又出钱又出力的保姆。这样就会让身在其中的人都感到委屈和不舒服。
第二种性质的“三代同堂”,是有一个新生家庭的产生。孩子们一结婚就完全独立了,不仅是在空间上,在经济上、心理上也是独立的;只是因为有了第三代,不得已再把老人请入到新生家庭里一起共同生活。这时,老人就只是一个“帮”的位置,新生系统就高于原有的系统——老人就只需要安心的“帮”,而年青人也要足够的“立”。而同样,现实也并非如此简单。往往一旦把上一代请入新生家庭,夫妻某一方就会因为和父母再次生活在一起,原有的模式就会自然启动,原生家庭的一些运作规则就又会自然而然的“活现”,本来已经成年的“顶梁柱”就又自动退回到曾经的孩子状态;本来打好主意只是“帮帮忙”的父母,也不知不觉又承担起父母的“责任”。
所以,多代家庭运作的规律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这些规律“知道”很容易,体验出来却很难。而正因为太容易“知道”,一不小心就成了我们“利已”的武器——“你看,心理学说了,新生家庭要独立,你妈妈却总是插手我们的生活;你看,心理学说了,夫妻关系最重要,是家庭的核心,你还不要你爹妈回家去住?”我们都习惯说,这是正确的,你去做!而很少人愿意说,哦,规律在那里,是彼岸,我去做,我去把规律体验出来。
这场沙龙的重点并不在呈现规律上,因为现场的同学几乎都知道,沙龙的重点在于,我们如何活出规律?
首先,不要急着去彼岸。规律只是方向,我们要从脚下开始走。怎么走呢?去对自己负责,开始自己懂得自己。对自己懂得越多,对自己的生活越负责,我们就能开始有空间去看向外在的关系,去看到关系里的他人,他人行为语言背后的不懂之爱,不爱之爱,无能之爱,去拥有表面之下的那个人,那些爱。
这也是我们课程的核心——去看到人。看到人是有层阶的,决定你看到什么的是怎样的你来看。眼里有什么,心里就有什么;心里有什么,眼里就会有什么。我们就是不断通过看呈现,来让心里的东西更整体更丰富;也不断通过更整体更丰富的这个看的人,去看到更整体更丰富的对方。如同沙龙现场YH的例子,群姐呈现给大家的是佛光闪闪的家,而她看到的是无尽的纠缠和痛苦。
其次,关键是这个“看”的主语的状态,这也是我们成长的关键。有的是一个受伤孩子的眼睛,有的是一个小我利已的眼睛,还有的是一个社会人的功能性的实用之眼,也有的是超我的责备的眼睛。这些眼睛看到的都会有不同,但都是不到底的。到底的还是老师所说的那双空性的本源的眼睛。
最后,我们还未拥有这双眼睛也无须灰心。我们要先看到自己的“眼睛”是怎样的眼睛,我们也要知道我们要去拥有怎样的“眼睛”,大家都是一起“在路上”。
在路上就好!
2019年的沙龙,期待更多的同学和听友一起在路上。
—END—
文字:陈茗
编辑:陈文娟
图片:网络
审校: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