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问路】“我执”出来后怎么继续陪伴别人?

标签:
教育 |
分类: 师生问答 |
鄢群
6期熊婷问题:
在陪伴的时候,发觉陪出来的,都是自己的“我执”我就不敢往下陪了。昨晚看XJJ的分享,她对自己因为疾病而被亲人抛弃的感觉,我陪伴的时候,感觉亲人对她是一种嫌弃,但我没有把这个词说出来。我不能觉察是她的还是我的。还有她对父亲的想念,我是被触动了,所以,只顾着自己哭,也没有继续去陪伴她。掉进情绪里,依然是需要陪的,可是,我执出来之后呢?依然也是用我执去陪伴,之后自己觉察就好么?
鄢群回答
其实所谓的“我执”,也就是自己被触动的部分,自己的判断等等,一直都会有,都在的。如果这些一出来就无法陪,就不陪,就好像说只要路上有车你就没法上路一样。
相反,正是因为我们内在本身就很满,本身就有很多的伤点痛点很多的狭隘判断,更需要通过大群陪伴从有限的头脑世界穿越到无边的内在空间。这正是这个练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所以,这不仅不是问题和障碍,反而是正常和必须。我们长期活在头脑世界里,几乎是不知道心灵世界的存在的。当我们在陪伴中受到触动,产生判断,其实只是第一步——发现自己的头脑世界的有限性和狭隘性——固有模式真的装不下别人的心事,看不到对方的存在。我们通过分享者这面镜子首先照见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固有模式。
但是这种照见不是为了让我们继续的“故步自封”,而是开始走出去。“我执”人人有,很多宗教很对修行都是专业破“我执”,可见有多难!但是我的体验是,我们武汉雅心的大群陪伴就是在轻轻松松明明白白破“我执”。
每天的主持人都会发一段话,就是初级班的专注聆听同理的11字要诀。要诀之三:
空和静:拿出一个空间装对方的东西,自己的东西也在,即使被触动了也放在那里,依然交给对方跟着对方走,只是看着自己的心思被弄动,允许和接纳,安静地跟着走。
其实就是破“我执”的法门。
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如果我们止步于我的不空不静于是不陪,那么我们就一直不能上路,也无从穿越到心灵空间,但是如果我们把段这简单无奇被很多人忽略的一句话真正去体验出来,我们就在走出头脑的房子,我们就在破除小我的束缚,我们就在不断地深入到我们的内在空间。
空和静看上去是那么空那么虚那么难,可遇而不可求,但是亚新老师将空化为实,将难化为易,只要照做,一条清晰明白实在的穿越之路就在脚下。
内在空间一直都在,心灵世界一直都在,我们只需要觉醒,穿越过去,进入,深入……
是的,是穿越,然后深入,这是另外一个维度。不是扩展,不是在头脑世界的继续开疆扩土,这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头脑世界的开疆扩土是对自己触动的东西去处理和用力的,是跟随对方去调整去迎合去理解最终认同才可以,但我们武汉雅心的跟随是:自己有,先放着,或者带着继续跟随对方,这是我们之前未曾走过的路,头脑的固有模式是有障碍就要解决障碍才能继续走,而我们的要诀不是这样的,是我有我的,但是我依然可以跟随你,这已经是有一个全新的我和一个全新的模式出现了!
你会发现,我们自我设限的那堵墙,就像《哈利波特》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一样,我们的“我执”就是行李车,我们推着我们的行李车(也可以放下行李车直接一个人过去)对着那堵墙一冲,于是到了一个心世界。
所以当“我执”出来的时候,就是我们进入心世界的契机!只要继续跟随对方,而不是去跟随处理我执。
那么“我执”怎么办呢?不是还有分享吗?回过头来看,不是去干掉“我执”,而是去检视我们的行李车,一一去回看去认领去聆听去懂得打包的压抑的情绪里的一个个自己,这也是这一次的回溯疗法支持团队的内容。
我们的课程我们的团队平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把自己投入进来,问题都不是问题,都是珍贵的礼物!
熊婷还有各位已经一次次享受过馈赠的亲们,请坚持,请稳定!请继续!!我们一起加油!
欢迎大家继续在群邮件跟帖和留言区留言回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