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沙龙分享】内在按纽越多,职场走起来越辛苦——总觉得在职场被欺负,怎么破

标签:
教育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陈茗
内在按纽越多,职场走起来越辛苦
——总觉得在职场被欺负,怎么破
这周的沙龙主题是“保持觉察,收回投射”,雅心职场沙龙系列的第一场——关于“总在职场里感到被欺负”,怎么破?
沙龙的提议人杨红梅同学说,“我总感到在职场里受到别人的欺负,这种感受虽然在生活里也会有,但在职场里特别的明显。我很渴望被公平的对待,而不是因为我总生病、工作效能不如其他同事,就感到低人一等。”她说到的具体事情是,因为在办公室里开空调,同事总是把空调调得温度很低,她觉得很冷,穿了很多衣服依然觉得冷。她就觉得,同事为什么不能把空调调高一些呢?在公共场合,相互理解一下嘛。可是同事就是不乐意,还说,“不做事,就不要说话!”
为了这件事,她周末两天都没能好好休息。头脑里不断出现两个声音:一个是很愤怒的自己,对自己说,搞回去,酣畅淋漓的干一场,凭什么欺负老子;第二个声音是,不要去,我怕被裁员,再说我的工作效率和贡献没有她大啊,一个很恐惧的自己。红梅同学继续给大家分享道,她在工作中最害怕的两种领导。一种是咄咄逼人型的,一种是含沙射影型的。她说这两种领导,她都不知道如何相处。
红梅的分享,现场有好几位同学有共鸣。海平说,觉得在工作中常常很委屈;碧涛很讨厌咄咄逼人型的领导,觉得面对这种领导,心里特别的难受,因为会感到自己很差劲;俊芬提出第三种讨厌的领导类型,就是故意在她面前刷“领导权威”的领导,觉得这种领导自己没本事,只会在标点符号上做文章,非常瞧不起这种领导。
现场的几位“领导代表”也呈现了他们的立场和想法。管理百把号人的私营老板李丽分享她做为领导的难处,她说,“如果我咄咄逼人某个员工,说明我还是在看重她,如果说我含沙射影,是因为有的时候,只能用这种集体的语言来说,如果你起反应,证明你在那个范围里”,她接着说到,“其实我想放弃某个员工,我不会咄咄逼人,也不会含沙射影,我只需要边缘化她。”她谈到自己在学习了雅心的课程之后的一些改变,她非常的关注员工的内心动向和需要,会为了某一个员工的内在波动去找她聊天、澄清、引导,这花费了她大量的精力,工作效率也变慢。她也发现自己的方式是不是需要调整,做老板,就是要这样不停的不断的去关注每一个员工的内心变化吗?
孙洪大哥说出他这么多年在体制内担任领导工作的一些体会。他说,“我不会像李丽那样去做,因为太累了,做不了。作为领导,我也会训人,这是因为我负的责任和员工是不一样的,出了事,首先负责的是我啊!对待上面的领导,我也是员工,面对我觉得有些“瞧不上”的领导,我的处理方式不是找证据说他比我差,而是找证据证明他比我强。这是事实,他一定有他做得到,但我做不到的地方。”至于在职场“受欺负”的感觉,孙大哥和小红姐对同一件事的反应相当不同。在孙大哥那里,同事找他帮忙做“私事”,他觉得没有问题;小红姐会觉得,对方是在“欺负”他们家,很多年过去了,也还没有放下。
听到这里,沙龙的结论,其实很清楚的呈现出来了。在职场里比较顺利的人,是能把事情处理好的人,内在也会有按纽,但想的是对方哪里有长处,想的是改进方法。而在职场比较艰难的人,是内在按纽很多的人,一点风吹草动,内心就波澜四射。在职场这个以事情的效率和结果为前提的地方,不管是持才自傲当领导的领导,还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被领导欺负,其实都是一样,没有看到“职场”本身的规律性和存在。孙大哥甚至说,“如果你还不能被领导训,那你还没有准备好进入社会!”
没有“看到”职场,却需要职场里的人来“看到”你,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我们来雅心学习,不是学了之后,把一个需要被别人理解、懂得、看到的自己,不管三七二十一丢进职场里,觉得领导和同事要像团队里的老师和同学一样看到自己,否则对方就是一个“没有心没有爱”的人;而是相反,我们是学习之后,要把一个能看到“职场”,看到职场里的人的自己,放到职场里来。首先看到自己,懂得自己,再来看到领导,看到同事。我们不是期待被“看到”,而是去看到别人,在团队里安放好内在的自己之后,拿出一个清明的、简单的、轻松的自己,投身在职场的打拼里。
群姐说,在团队里刚刚学习之后,可能会在职场里多了新一层的痛苦,就是“你们为什么看不到我”的痛苦!而我们初级班学习的跟随和陪伴技术,不就是让自己内在开始有空间,安放自己被对方触动的内容,然后又能同时拿出空间来,忠于原著的跟随对方吗?如果能练出这样一个自己,不就是可以做到,虽然我内在有很多的按纽,但是我带着按纽,依然可以搞好工作,再回到团队里,处理和面对自己内在的伤痛、卡点、狭隘点、困惑点吗?
要把一个看得到人的自己交到职场里,要承认和知道常识,而不是要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在职场。没有人有责任去负责这样“情绪化的自己”。在职场里,发言权就是和“做事情”的能力成正比的,承担得多的人,就是得到的会多一些。我们常常要“公平”,其实是要“对我不一样”,真正的公平的秤,可能领导那里会有一秆。职场是一个整体,如果只是看到个人的需要,那可能早就运转不下去了。
所以,在职场,我们先不说“心”,说“看到人”这么高级,而是先要谈谈“良心”,面对规律。职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这就值得我们感恩了。而在职场,实质就是“做事”,没有人故意欺负谁,所以把自己的投射收回来吧,该干嘛好好干嘛。
群姐谈到自己的经验,说,“在职场里,有一个很简单的衡量标准,就是,如果我是老板,我愿不愿意请我来工作”。觉得自己不愿意呆在这里,完全可以走人,但得了便宜,就不要事事都想占尽。如果觉得在职场里很痛苦的人,我们要开始在审视自己的信念系统,面对规则,尊重事实。在这一方面能做到诚实,在职场就可以得到很大的自由了。
有了这样的常识,再回头跳出来看自己在职场里的呈现,可能就会如彭灿姐一样,看到自己一直以来拥有的空间和福气,看到对方在职场里给予你的部分。这样内在的安定和满足也才会到来。听到这里,我是非常有感触的。我也一直把一个相当任性的自己放在职场里,而还总是觉得自己很委屈。我看到自己一直以来的骄傲、自满、内在的高调,总对职场有很多的不满和指责,而其实我也为这样一个自己付出了代价。
在职场里,不被懂得,不被看到,是常态。我们要有更强的“看到”的能力,才能跳脱出来,不是为了让别人好过,只是为了解放自己!只有看到,才能从情绪的波浪里出来,开始看自己的情绪。在团队,我们是学习来看到人的,我们要看到这个“看不到人”的社会和众生,我们要去懂得“不懂得人”的世界和众生,包括领导。职场就是“做事论”,能做好事,就能得到该得的,其实职场很公平。
职场不看努力,职场看效果!所以那个努力的辛苦的却得不到好效果的自己只能交由我们自己的生命本源来托管来看到来心疼。我们不是要去改造职场,要求职场“不评判人”,而是能去看到这样的职场,看到职场的运作方式。我们来学习看到,是“我”来看,主语是我,而不是去找寻“能看到我”的奶头。
职场,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地方,就是以“做事论英雄”。让我们通过学习,把一个更简单也更有力量的自己放在职场里来,让我们的职场之路,走得更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