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菲 武汉雅心 6月13日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o4pbiasQkXd3XVQbG5iaeS1eB0VP5QNsYtH99GicMxiaaC3c5SKQuFE5yg9AS6iarp7CBic4BSTZDEorhEUm69KdNdgw/640?wx_fmt=jpeg
我自觉是一个非常害怕冲突的人,而且我在生活中总会去幻想和人发生冲突的情况,所以我会尽自己的能力去避免所有会发生的冲突,我的办法就是做好好先生,忍一时风平浪静。但是我感觉自己隔段时间总要爆发一次,这种爆发不一定是真的和别人发生很大的冲突,而是我内在会爆炸一次,如果我控制的不好,就有可能做出有些过激的行为。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我总是忍让别人对我的欺负,我会表现的好像不在意,其实是避免和人发生冲突,但是有一次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有个小伙伴把我惹恼了,我拿着一个砖头就等在他家门口,准备等他一回来就往他身上砸,我一直在那里想象,酝酿,等他回来了,我果然跑过去一砸,其实心里还是害怕,但是我就是感觉内在有一股火在往上窜,怎么都压制不住。
我就是这样,平时忍得厉害,到忍不了,那股火控制不住了,我就会不像平时的我。其实我也蛮害怕自己那个样子的,怕自己失控,同时也担心碰到失控的人。我觉得在面对冲突,这样的场景时,我不仅仅是害怕,有时还有一种莫名的控制不住的力量,让我想往上冲的感觉。
所以,我报名了这次支持团队,我不是冲着冲击来的,我是真的对于冲突这个主题感到非常的好奇。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o4pbiasQkXd3XVQbG5iaeS1eB0VP5QNsYtQhBtyBq8K5kRNCyZYWwBJmekTOobr0dFEFTolaLvXDKnCXictGfPK2w/640?wx_fmt=jpeg
上午的理论课,老师刷新了我对冲突的认识,起码从观念的层面让我重新看待了冲突。
首先,冲突它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会出现在生活中的每个层面。而且冲突它与我本身好不好没有关系,不是我做到最完美,最好了,就不会有冲突了。这让我有很多的释然,因为遇到冲突就会对自己产生很多判断,会对自己有很多负面的评价,但是当我现在知道,冲突本身是不可避免的时候,我会对自己的判断少那么一点。
还有,老师告诉我们冲突的对象都是给了我们足够安全感的人呢,比如父母、孩子、配偶(绝对安全),路人(没有关系,怎么冲突都不用承担后果),同事、领导(决定离职或断绝关系是,不用承担后果)。就是说,所有我们会与其产生冲突的人,都是能给我们足够安全感的,能容纳情绪的,或者是以后不再有关系的人。
诶,我发现,还真的是这样的呢。我最容易发生冲突的就是,原来是我的父母,现在是我的老公,都是最安全,而且能容纳我情绪可以当我的垃圾桶的。再就是我在外面跟路人也会产生冲突,反正不认识,冲突了也没关系。我绝不会跟领导、同事发生冲突,除非是我想跟他断绝关系。原来冲突的对面,带给我的信息居然是爱和包容,我瞬间感觉到好感动。
我想到,我的父母真的是非常容易吵架的,我就是在他们的争吵声中长大的,但是他们就这样吵着吵着,吵了几十年。吵完了,两个人还是会一起出去散步,一起看电视,一起带孩子,一起说说笑笑。其实我们家真的很整体(用团队的话说),有争吵、有指责、有对抗,但是也充满了爱、温馨、轻松和幽默。冲突真的是生活中那平凡的每一天中的可能出现的一部分,但是整个家庭是非常温暖的。
打到这里真的非常感动。也许我们将太多的注意放在了冲突带来的负面感受上,所以不容易看到冲突它带来的信息,是爱和包容在承载着它。还感动的是,我的老公,现在成为了我冲突和负面情绪的出口,因为他真的是带给我最大安全感的人,所以承受我的情绪也最多,真的要谢谢老公。原来冲突,我误解了它的样貌,它是一份饱含着爱的信息的形式。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o4pbiasQkXd3XVQbG5iaeS1eB0VP5QNsYtaibp7AsobUC0A6XtmrhoQ1poQFmNQWNxYQrJ2LlSJLYsYSMSnheqwfQ/640?wx_fmt=jpeg
在帮我们刷新了观念后,老师让我们看看冲突产生的原因。是头脑固有模式(分析判断、是非对错、道德原则、标准)让我在遇到事情时产生情绪,进而发生冲突。
老师让我们将生活中的冲突通过排列的形式呈现出来:当事人自己——发生的事情——分析判断——被触动的东西(内在需要期待)——产生的情绪——情绪产生的力量——最表层的言行。
有几个同学上去进行了排列,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老师把冲突的双方(母亲和孩子)通过头脑模式产生冲突的过程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完整的过程。母亲认为孩子丢钥匙是不尊重自己,母亲想要尊重想孩子乖巧,孩子认为妈妈擅自整理自己的寝室还不停得嚼是不尊重自己,孩子也想要尊重想要懂得。当双方都看不到,听不到对方时,孩子出现的行为是在妈妈面前丢钥匙,而妈妈则是想要不断去教育威胁孩子。当我们都是看到对方表面的言行,并对对方表面言行去做反应的时候,冲突就产生了。
而当老师去引导妈妈看到孩子丢钥匙的原因,心里真正的需要时,孩子放下了对抗,敞开自己的感受,妈妈也懂得了孩子的感受,冲突也就不在延续下去。这个示范太有价值,它又一次让我知道,听到、看到的能力有多么重要。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o4pbiasQkXd3XVQbG5iaeS1eB0VP5QNsYtvDQrBbnaChfictAP5bw8zhZu4KaGZgXPBbK0oPkqdnTQb3oRsRqpE5g/640?wx_fmt=jpe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