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与关注
(2018-07-02 17:42:21)分类: 亲子关系 |
男人和女人的对话往往止于“你不讲理!“和”你不爱我!“的争论中,男人怎么也不明白女人为什么不去讨论事情本身而纠结于自己是不是有”良好的态度“,而女人则十分委屈男人为什么总是不能体会自己的情绪。而我们在和孩子的相处中也常常会有这种崩溃,为什么孩子如此不讲道理,不懂事、不分轻重缓急,简直要急死人了!很多时候,也许是我们太过要求孩子讲道理、讲规矩,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上的需求。如果我们不能帮助孩子处理好右脑所控制的情绪与感受,就无法让孩子进一步建立由左脑控制的秩序与理智。所以,聆听与关注其实不仅是更有效的亲子沟通方法,也是促进孩子大脑整合的一种方法。
一天晚上,蒂娜7岁的儿子刚回房睡觉就又出现在客厅,说自己睡不着。他烦躁地说:“我要疯了,你从来没有在睡觉前给过我晚安吻!”蒂娜对这个非同寻常的情绪爆发感到惊讶,回应说:“我不知道你想让我怎么做呀!”儿子的回应还是一连串连珠炮似的抱怨:“你从来都没有对我好过!我要疯了!离我的生日还有十几个月呢,而且我讨厌做家庭作业!”……
面对这种情况,最徒劳的反应可能是急切地保护自己(我明明对你很好)或者跟儿子的错误逻辑较劲(我也没有办法让你的生日早点到;至于家庭作业,是你必须做的)。这种合乎逻辑的左脑式反应会撞在孩子右脑的抵制性砖墙上,并在母子之间拉开一道鸿沟。所以,上述例子中的蒂娜她把儿子拉到身边,抚摸他的后背,用一种安慰的声调说:“有时候,真的会很难受,对不对?但你知道的,我永远不会忽略你的,你一直在妈妈心里,你要知道你对妈妈来说是独一无二的。”
儿子在蒂娜怀里解释说,有时候,他觉得弟弟获得了妈妈更多的关注,而家庭作业却占用了他太多的课余时间。在他说话的时候,蒂娜能够感觉到他正慢慢放松下来,态度也逐渐软化。儿子感觉到妈妈在聆听、关注自己。接下来,蒂娜简要地解释了儿子刚才提出的那些具体的问题,因为他现在更愿意去解决了,他们一致同意第二天早晨再说。
这种时候,父母不清楚孩子是真的有需要还是只拖着不想去睡觉。拓展孩子的思维并不意味着让孩子操纵你或强化不良的行为。相反,通过了解孩子的大脑是怎样运作的,你可以更快地与孩子合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冲突。
上例中的蒂娜她用右脑倾听儿子的讲话并安慰他,结果不到五分钟,儿子就回去睡觉了。反过来,如果她运用左脑的逻辑和规则,严厉地训斥儿子,他们两个都会更加不安,而儿子平静下来回去睡觉的时间也将远远超过五分钟。更重要的是,蒂娜的回应充满关爱。虽然对她来说,儿子的问题很没有逻辑,但他真的感觉到了不公平,所以他的抱怨是正常的。通过以右脑对接右脑的方式与儿子联结,她能够让儿子知道,她感受到了他的感受。即使他是在拖延睡觉时间,右脑式回应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这不仅让她满足了儿子对联结的需要,而且更快地引导他回到了床上。蒂娜没有与儿子的情绪洪流对抗,而是通过回应他的右脑,在洪流中做疏导。
这个例子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当孩子烦躁的时候,逻辑往往不起作用,除非我们回应了他右脑的情感需求。我们把这种情感联结叫做“感同身受”,也就是与另外一个人深入联结,让他感到被理解。当父母和孩子感受到对方的感受,他们就能体验到所谓的联结。这种方法也被我们称之为“聆听和关注”,它首先让孩子感到被理解,然后再去尝试理智地解决问题,就像他们说的第二天早上继续讨论。
第一步:同右脑联结
我们在社会中接受的训练是用语言和逻辑解决问题,但是当你4岁的孩子因为不能像蜘蛛侠一样在天花板上爬而极度愤怒的时候,似乎不是给他上物理课的好时机。相反,利用这些机会,我们可以认识到逻辑不是带来理智对话的主要工具。不论孩子的感情需求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荒谬和令人沮丧,它们对孩子来说都是真实且重要的我们也应该以同样真诚和重视的态度作出回应。
在上面的例子中,蒂娜在与儿子的交谈中,她首先承认他的情绪,理解他的难过,从而激发其右脑开始运转。她还使用非语言信号,比如身体接触、感同身受的面部表情、关爱的语气和不带偏见的倾听。
第二步:引导至左脑
在与孩子的情绪(右脑)联结之后,蒂娜开始转向左脑。她合理地解释,努力做到公平,并承诺当儿子睡觉的时候给他留一张纸条,和他一起筹划下一个生日,并且愿意和他一起想办法让家庭作业更加有趣。从而引导他进入积极的方向。这些讨论在当天晚上只做了一部分,大部分是第二天早晨做的。
因此,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一旦大人与孩子右对右地在情感上形成联结,“左对左联结”和理性地处理问题就变得容易得多。通过第一步联结右脑,蒂娜接下来可以通过逻辑的解释和规划来引导孩子的左脑,这需要他的左脑参与到会话中,这种方法让他能够以一种整合的、协调的方式来使用左脑和右脑。
当然,有时候聆听和关注也不一定全部管用。毕竟有些时候,孩子只是度过一个不会再重现的情绪点,只需要冲过情绪的海浪直到风暴过去,或者仅仅需要吃点东西或睡个安稳觉。你可能需要像蒂娜一样,等孩子达到更加整合的状态后,再来理性地讨论他的情感和行为。
我们也不建议,仅仅因为孩子没有逻辑思维就一味地纵容他或者轻易让他突破你的底线。不能仅仅因为孩子的左脑还不起作用,就把尊重和行为规范掷出窗外。例如,任何在家里的不恰当行为——举止不敬、伤害他人、乱摔东西在孩子情绪高涨的时候仍然应该被禁止,你应当制止孩子这种破坏行为,人多的时候就把他拉到一边,然后再开始进行聆听和关注。
最好在孩子平静下来之后再讨论其不当行为及后果,因为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并非吸取经验教训的最佳时机。一个孩子在用左脑工作的时候更容易接受教育和信息,这时候立规矩将会更加有效。这就好比你是一个下水去救孩子的救生员,在告诉孩子下次不要游这么远之前,你需要先游向他、抱住他并且帮助他上岸。
在做这一切之前,最关键的是当孩子淹没在右脑情绪的洪流中时,如果你在引导他之前先与他联结,就是帮了你自己和孩子一个大忙。这种联结就像救生圈,可以保证孩子的头能先露出水面,并避免你被惊慌之下的他拉下水。
错误示例
妈妈,你从来没有给过我晚安吻,而且我讨厌做家庭作业!
赶紧上床睡觉去?明天早晨之前我不想在客厅看到你,赶紧回屋去。
正确示例
妈妈,你从来没有给过我晚安吻,而且我讨厌做家庭作业!
对不起,让你有这样的感觉是妈妈不好。妈妈现在就给你补上晚安吻。关于家庭作业我有几个主意,但是现在太晚了,明天再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