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彭灿
因为最近来得少了,所以本来不打算参加评选的。今天在群姐提醒下数了数,发现从八月份建楼以来,也能有八十多层了。尽管汪汪同学表示出学霸的不屑,我还是觉得有点小激动,在心里又给自己点了个赞。
八月份建楼好像是因为当时参加中级班。中一阶于我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似乎从中级班开始,我才刚刚明白一点点老师教授的方法性的东西,也渐渐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风景。后来参加了伴侣支持团队,记录了很多跟老公之间的互动。楼里记录了我的一些课程作业,有陪伴心得,有随想感悟。今天大致读了哈,依然感概万分。那时到现在,我真切实在感受到我的夫妻关系又进到一个更好的阶段,老公对我越来越柔软,我知道那是因为在他那里我是柔软的。父母和女儿都越来越好,我知道我的亲人们都是我的镜子。
相对于经历过的千山万水,这个楼里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即使是这样少的一部分,也足以让我唏嘘不已。今天,姐姐又在微信向我请教如何应对姐夫的所谓胡搅蛮缠。我给她看了我给老公点的赞和写的信,她哭了,说,我真的为你感到高兴,为你感到幸福!
除了给自己点赞,也还是要鞭策一下自己。很多时候,内在发生了变化,却没有记录下来,其实是有些遗憾的。我已经很笃定自己会继续在团队待下去,所以,这个楼还是要接着盖下去的。
最近两周团队有三次微课。想说微课是越讲越好了。
喜丽真的让人有惊艳的感觉。听得我下巴都快惊讶掉了。荟洁也让我惊讶。程程是一如既往的好。
昨晚断断续续听程程的时候就在想,课程的精髓是什么。如果两个字,就是体验。如果四个字,就是体验和觉察。
体验,体验,体验。重要的说三遍。但是要说明白什么是体验真的好难。为什么老师的课难,就是难在这里吧。体验是自己给自己的,老师给不了。老师只能告诉你,体验吧,体验。真的照做的就能尝到甜头。看着别人体验,听别人体验,都没有用。只能自己体验那种体验。
我很惊讶荟洁和喜丽,能够那么全然地把自己放到课程里来。跟荟洁一起上课,她开口就哭,几乎从头哭到尾。老师有一天笑说,有人说完了完了荟洁又开始哭了。她每次都会站上去争取冲击的机会。她不断冲击,别人冲击她也出来。她就是能够在现场做到如是。喜丽也是。而我们总是用我现在不需要,我再看看别人怎么冲击吧来说服自己。
看见荟洁和喜丽这么快就好了,真的觉得太神奇了。荟洁出去工作,在朋友圈发很多正能量的东西,发自拍照。天哪,真的怎么就可以这么好了!!!
程程是属于大咖级别的。她的课是讲她这几年来体验和觉察的过程。几起几伏。聪慧如她,也只能经历那么长的路,才能抵达一个某个阶段性的终点,足以说明心路之难。
所以没有捷径。只有体验。老老实实地体验。
觉察很难。因为都习惯了把眼睛放到外面。回到自己这里来真的太难了。在关系中,在团队里,无论在哪里,都是道场。这个多数人是做不到的。老师经常问哭的学员,发生了什么?是啊,当我这里不舒服的时候,能够做到问自己发生了什么吗?
我是个喜欢用脑的家伙。有时候就明显感到脑袋停不下来。我也试图总结归纳老师的方法。但是现在放弃了。我甚至不太喜欢记笔记。在雅心,我已经习惯了听到哪里算哪里。很惊讶陈铭的能力。她写的沙龙,总能get到几乎全部的点。而我参加沙龙或者读书会,能get到一两个点就非常不错了。
老师的课程里还有什么?哦,还有看。是整体的看。整体地看才能看见。片面的看就会看不见。
嗯嗯,今天就写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