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沙龙分享】从淤泥里开出莲花——雅心团队及课程的产品说明会

标签:
教育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开始写这次的沙龙记录时,我感到沉沉的。这份沉沉的感受来自于这次沙龙的份量太足,以致于我感到笔力不够。
“在关系里修行——武汉雅心的回归路径”,是这次沙龙的主题。主讲沙龙的当然是跟随亚新老师最持续的在心路上不断前行的鄢群老师!我们平时都会亲热的呼唤她为群姐,但这次沙龙上,我觉得我应该从心而动,她真的是走在心路前面的人,她跟随着亚新老师,已成为团队里更多人的旗帜和标杆。
鄢群老师说到,跟随亚新老师六年来,最强烈的感受是,带领大家坚持走心路的团队太难了!她说她对亚新老师每一次的懂得都是发现自己之前对他的不懂,越懂老师她越清楚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很多同学觉得自已懂亚新老师,甚至是轻视,可能只是因为相距太远了。
由此,鄢群老师说,“我们不要去研究和判断老师的意图,老师的想法,不要觉得自己比老师聪明。而是多在自已身上用力,不要向外用力。既然我们选择来到团队,就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搞不定别人,到了山穷水尽之时,为什么到了团队还要在别人身上用力呢”?自已才是一切的根源,任何事情都要回到自已这里来。
到了团队,很多人第一感受就是遇到了阳光,也变得爱哭了。就象在黑暗的地方关押了太久的人,忽然见到光一样。这就象《白鹿原》里长工的儿子吃到的第一口糖的滋味!原来,被阳光照耀是这样的感觉!在团队学习的过程,就是从遇见光到自已成为光的过程,从吸血到自已拥有造血功能的过程。老师只能指出方向,给你体验,真正的得到还是得自已一步一步的丈量出来。
所以,一辈子的团队不是噱头,不是煽情,而是亚新老师因为体验而看到的规律。既然是走心路的团队,就得按照心路呈现的规律来办事。所以,团队很多的呈现,不是老师想象着创造出来的东西,只是一种按规律办事的呈现。只有头脑才觉得自已很厉害,可以去揣测去分析原因,更多的把力量用在了研究老师、研究团队身上,而无法安静下来按规律走心路。团队的目标是带领我们到存在性的爱那里去,而不是在头脑自我创造的幻象里。存在性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存在就是存在,而头脑会不断的创造出新的东西来。
所以,鄢群老师说,必须在这里澄清两个关于团队的误传:
一是说团队不解决现实问题。二是说团队是中药,见效慢。
所谓的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外界互动时产生的。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与红尘生活中的自已认同太多。而我们团队的路径就是从红尘我(其中包含着大脑我,小我,内在受伤小孩)回归到空性慈悲的生命本源我那里。这不是不解决问题,而是从根源处着力,问题不再是困扰你的问题!因为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如果只为解决问题而学习,就会有层出不穷的方法和技术,永不得安宁。而我们的团队路径是一直到底,因为层面和维度不一样,问题解决起来相反更快更彻底,你不再认为那是问题了。
“把挂在教室里的“雅心心灵回归团队路径图”搞清楚,才能说你是亚新老师的学生!”鄢群老师说,“我们不是没有理论体系,而是自成体系。我们的路径就是在关系里修行!”
既然说到在关系里修行,就说明是两个维度的。一个是现实生活里的关系,一个是要修行。现实生活里的关系是我们扎根的土壤,我们不搞“职业化的心灵成长”,我们的根本是经营好红尘的现世生活,我们要好好的扎扎实实的回归生活!我们不要只是上课,只是做个好学生,我们不要自嗨,而是要在生活里去用!问题是解决不完的,不是说我成长好了再来生活,而是带着问题边生活,边成长,边体验解决的过程,带着这些问题在红尘生活里去流汗,去体验。如果我们不学习,就会让头脑成为我们生活质量的天花板,而这个天花板里的生活和用心来体验的生活相差实在是太远了!
我们总会说破相,但首先要着相。要好好的拥有和认识自已生活的各种“相”,才可能真的放下。而红尘生活里头脑的力量太大了,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才会说一辈子一群人在一起,共同来彼此加持。
“说到关系,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就存在两个关系。一个是现实生活里的关系,一个是在团队里的关系。”鄢群老师说,“哪个关系是根本呢,不言自明。团队里的关系只是我们现实关系一面平滑的镜子,用来镜映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关系样态,在团队关系里的体验,不是用来沉溺于其中,而是用来呈现现实关系中的样子,把在团队中的体验用来反哺现实关系。”
第二个维度是要修行。有些学员解决了问题就走了,在现实生活里搞不定了又回来了。这就是只要了关系,但没有修行。修行,才能到空性慈悲的生命本源那里,和本心、真心稳定的在一起,我们都是“道”在红尘生活里的具体体现,我们都在回归的路上,不断破相,回归之路的层次也是很多的。所以,到最后,我们就是淤泥里开出来的莲花,淤泥就是现实的关系,莲花是回归到生命本源的我们自已!在这个过程中,关系的和解是不断的破相,不断的入心,不断的见人。
鄢群老师说,“所以,我们不是不解决问题,而是在整体上着力,在能量层面上着力,这个来得更根本”。“在关系里修行”的两个维度,更能造福于社会,改良家族的土壤,让我们不再成为孩子的功课,让孩子只是去完成自已的功课。所有的家庭里,如果没有一个觉知者的出现,都只是不断的轮回。“所以,如果我们只要好的关系,而不修行,就是在不断的找药,不断的消费团队。”
说到这里,一家都是雅心团队学员的孙洪大哥发言了。他说,“这里有亚新老师的引领,鄢群老师的陪伴,让我的家庭有了很大的改变。”他说到具体的小红姐的身体变化、情绪变化,也谈到在加拿大留学的儿子的变化,以及他自身的变化,同时也让熟悉他的大家,在现场看到他呈现出来的真实的变化。真为他们一家人感到无比的高兴!赵霞同学说到她参加团队女儿的变化,以及从结婚时就准备离婚的婚姻关系的变化!当然还有我们团队里“出名要趁早”的唐喜丽同学,在沙龙现场流泪说,觉得要跟公公道歉,这对她意味着什么,听过她沙龙和微课的同学都知道她又向前走了多么大的一步!
关于团队的第二个误传是,团队是中药,来得太慢了。鄢群老师说,“其实不是太慢了,而是走得太远了,太快了。”心路的特点就是,没有固定化的模板,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样式,你是什么样,心路就尊重你的如是,不要求,不改造,对每个人的状态都是绝对的允许,包容和接纳,这也是团队的特点,因为团队就是心路的呈现。
有的同学的心性特点,决定了走上心路就会来得非常之快。比如36期的荟洁,那可是雅心三大哭神之一。但正是因为她完全的敞开,全力救助,从6月27日36期开班到今天10月28日,她已经面对了几乎所有的亲密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哥哥的关系、与老公的关系,以及自已内在重大的创伤,所以她从一开始老公坚决要和她离婚,到现在老公主动说要参加我们的团队,她也重新开始进入离开了许多年的职场,这个变化难道不快?
心路的快慢,最大的取决力量是自已心性的特点。在我们团队里,几乎没有任何的门槛。从74岁参加团队的苏妈妈,到游卫华的儿子一个初中生,从博士生到只是在建筑工地工作的民工,从已实现财富自由的企业家到需用“雅心助学金”才能上课的同学,没有门槛其实是最高的门槛。这也正是我们课程的高端!因为我们不是冲着你的荷包去的,不是为某些人量身定做的,这里不是消费品,不是买卖,也没有交换。我们只是一群按呈现出来的规律走心路的同路人而已。而很多的人,只是来“消费”亚新老师慈悲温暖的“相”,这倒反而使他们失去了和课程本身的深度连接,失去了课程本身的价值。
五天的面授课,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只是亚新老师带领你初尝心路滋味,指明前进方向,而路得接下来一步一步的跟随大家一起走。心路上,有我们生活在头脑世界里,没有见过风景没有尝过的滋味,这靠想象无法描述。鄢群老师形容道,“五天的课程就象我们一起坐上了旅游车,一起来到了黄山下,老师告诉我们了山顶的风景,而路还得我们一步一步的向上爬。他再怎么形容,我们没有见过黄山,永远想象不出来真实的风景。”
整整三个小时,我沉浸在对团队课程的整体性理解和感受之中。我也领悟到自已的方向是要更多的向下,向下,向下,而且一直以来,我都是得到太多太多的恩宠,而不是一直以来头脑所认为的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