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沙龙分享】亲子关系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放手”沙龙记录

(2017-07-24 22:21:52)
标签:

教育

分类: 雅心原创团
2017-06-20 3期 陈茗

这一期沙龙的主题是关于“亲子关系”的,这个话题是从上一期沙龙里延伸出来。一个美丽的妙龄女孩,从小在父亲的严格管制下“望女成凤”——在晚自习的教室外监视她,在课余时偷偷摸电视机是不是热的来管理她,以致于她到了高中时,就发现自已的身体里已经住进了父亲的灵魂,而自已早已支离破碎。

 

三次高考让她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她长长的乌黑的秀发搭在脸旁,她不停的用手抚去脸上的泪水,她说,这么多年,我没有办法注意外面的世界,每天我都在打捞和整理自已的内心的破碎。

 

而父母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是外高优异女生的妈妈秀勤姐。她在上一次沙龙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说,她思考对女儿“放手”这个问题,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但怎么放手呢,什么样才是放手呢?

 

在亲子关系上,现在很多的理论都在教育父母“如何做”,形式千千万万。有教你“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的,有“狼爸虎妈”宣传的成功经,有“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成功模板,还有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娓娓道来。众多的理论都在向家长们传经送宝,但很明显的是,每一个所谓的成功家庭教育的说法又都不相同。家长奔波在各种理论和讲座的现场,回到家里望着一手的宣传资料望洋兴叹。

 

那么,所谓的成功教育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沙龙里唯一的父亲代表孙大哥说出了真相:有的孩子要这样对待,有的孩子要那样对待,孩子不同,对待的方式就不同。父亲也许天然具有更好的陪伴孩子的本能,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到“人”,看到“孩子”是怎样的人,孩子在表达什么,需要的是什么,父母要和孩子“这个人”产生连接。

 


现场小小的冥想环节,让很多家长发现,自已与孩子的关系其实是很远的。妈妈的代表秀勤姐也表达,她其实一直放不下的、担心的、维护的都是曾经青春时代的“那个自已”——自已曾经没有得到过的、没有拥有的、欠缺的、遗憾的都一股脑的甚至是加倍的给了女儿,以致于在外人眼里那么优异的女儿,在她那里,是羞于承认女儿是优秀的。现场的同学都清楚的看到,她那么爱女儿,为女儿担心焦虑,其实,在她那里是没有“女儿”的,只有两个不同时间的“自已”。

 

如果父母对孩子不过只是“自已对自已”,孩子在父母眼里根本没有“存在”,那所谓的“放手”是放的什么呢?都没有拥有过,拿什么去放呢?

 

很多家长都会这样,自已欠缺的,或者不想要的,要么是“换一面”给孩子,要么是“变本加厉”给孩子,其实都没有与孩子“在一起”。我们大多数人,都应该首先回到自已的原生家庭去做自已的功课。所以,对很多的父母来说,真实要做的功课与孩子无关,亲子关系在这个角度来说,也是一个“伪命题”。父母需要拥有的是与自已“内心小孩”的关系,拥有完整的自已。在有了完整的自已之后,与孩子的关系不是所谓的“放手”,而是要开始真正的“在一起”——两个生命真实的连接。

 

现在的各种理念持续的“利用”了父母内心的焦虑,制造出更多的“形式”,其实让孩子进一步成为了家庭的焦点。这种高强度的聚焦会让孩子更易“受伤”,出现怎么做都不对的结果。群姐对大家说,“能量对了,就真的对了,而不是表面的形式”。

 


沙龙的现场有一位“背”着三四个手机来的初中生的妈妈。这位妈妈不好意思的说,“我来沙龙,不放心她在家里,怕她玩手机,所以我都背在包包里。”大家都笑起来,但其实有几个家长真的能做到不担心“手机”问题呢?

 

沙龙上一位刚刚考上“重大”研究生的“小鲜肉”说,“我就曾经很迷手机游戏,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我的生活里不能只有学习!有手机时,我会比较安心的去学习。而没有手机,我会焦虑,一下也不想学习了。”现场的妈妈追问他,“那你什么时候不玩了呢?”他说,“会入迷一段时间,当我发现我的成绩真的下降时,我也会在意成绩,就会克制,我不会迷一辈子。”他的回答让大家都轻松起来,是呀,谁又会迷什么迷一辈子,而谁的青春又会不疯狂?而孩子此时最需要的,是父母与自已一起去承担“青春”的结果。

 

通常来说,心理学的沙龙都会推进到这个点,就开始收梢了。只在父母这一方面做文章,所以现在“父母皆祸害”的言论会大势流行。孩子会认为,“我不对,就是因为父母不对,他们投射、控制我,让我没有自我”。

 


而我们的“雅心沙龙”却是继续推进事情的“真相”。只呈现一面的事实,并不是完整的事实。沙龙现场又回到那位“被剪断翅膀”的女孩那里。被父母成功控制的孩子,的确有一段比较长的路程要走,得重新建立与自已的关系。现场呈现的情况也是,她们比较难与他人建立联系,大多数时候都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

 

但向父母讨伐,有没有结果呢?其实也是没有的。家族的接力棒已经递到了我们的手里,不管接与不接,它都在那里。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就象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相”。而穿越过那伤害的、控制的、让你无比痛恨的表相,真正与父母表相之下的“爱”呆在一起,可能我们才能真正的“安心”。

 

正如强调界限,是无法看到“没有界限”后面的那个人;强调放手和独立,也还是在与父母纠缠和较劲一样,穿不穿越表相,其实已与父母无关。他们始终就是那样,就是那带着各种不堪的表相而深深的爱着你的人,永远无条件的为你兜底的人,也是将接力棒递向你的人。

 

穿越表相,是我们自已的功课。不是为了父母能因此改变,也不是要与父母所谓“和解”,向我们自已生命的源头致敬,是我们生命里深层的根本的需要。是让我们自已能安心,感到幸福的需要。

 

因为我们也要面对的内心最深层的真相是,我们也是那样深深的无条件的爱着父母的孩子。

 

穿越表相,你会发现,其实无条件的爱,不是理想中的海市蜃楼,而是真相的底层。穿越到这里,会让我们从表层的两元对立中解放出来,而得到内心的安宁。

 

当我听到周琼说,“我愿意为父亲的理想而活,他要我做什么我就可以做什么”时,当我看到那位远道而来为了二十一岁还赋闲在家无所事事每天打游戏的儿子无言抹泪的听友妈妈时,当我听到小红姐说,孙大哥曾对她临终的父亲说,“有我一口饭就有她一口饭时”,我的内心又一次松动。我再一次感到,我们真的都是活在彼此无条件的爱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