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姻关系中,大概有一类情况很让家人头疼:就是新生的家庭和原生家庭混居在一起。
这个头疼基本上是席卷所有家人,共同发病无一幸免,疼痛的体验都是一样,只是各自头疼的理由和原因不尽相同。
新婚夫妇,抑或还有小家伙的三口之家,是新生家庭,而老公或者妻子在结婚之前所属的家庭,就是各自的原生家庭。
多半是新生家庭和老公所属的原生家庭混居在一起的情况比较多,也有一些是老公和妻子所属的原生家庭在一起生活的。
比如参与《今晚我和你》节目的一位妻子所说到的情况,就是前者,结婚后小两口和老公的父母住在一起,楼上楼下两层,看起来互不打搅,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小两口因嬉戏升级了矛盾,妻子也不小心划伤了老公的脸,结果老公真的生气了,后来妻子准备休息时卧室的房门被锁住了,妻子敲了门也去后面敲了窗户,老公还是不开门,妻子以为是他睡着了没听见,就接着重重的敲了门,结果楼上的婆婆听见了,下来就冲进来甩了她一巴掌,儿媳当时懵了,处于自我保护也反抗了,但婆婆身材高大,儿媳个子矮小根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这时候公公和老公都把她的手按住,她也没多大力气就挣脱着,旁边有一个平时喝水的茶杯,她抓起就摔在了地上,这样大家才都松开了手......
随后是妻子(儿媳)的两个妹妹也来了,卷入了这场矛盾之中;
妻子和老公后来和解了,可是儿媳和婆婆之间都别扭着;
................................................................
一个小小的夫妻之间的打闹玩耍,最后演变成两个原生家庭的矛盾和冲突。
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2
一些中国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结婚后也依然在家庭里面生活,尤其是以“妈宝男”的家庭居多——父母不愿意孩子离开自己,儿子也不愿意脱离母体,结婚后依然和自己的父母呆在一起生活。依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老公原生家庭所有的结构都不用变化,对于老公原生家庭的成员来说,简直就是——只是办了一场婚礼,家里多了一个人而已,根基不动,不用伤筋动骨,一切照原样运行,这在很多父母的设想中,是多么美好的的一劳永逸!
正因为如此,老公所属的原生家庭一切都是原样运作,一切都平稳前行,一旦发生问题,特别是跟这个媳妇有关的事情引起的问题,就很容易被除媳妇之外的家庭成员一直认为:所有发生的问题根源,就是那个原生家庭的“外来者”——儿媳妇。
小两口的新生家庭和原生家庭混居在一起,这个决定本身就意味深长:新生家庭只是原生家庭的繁衍物,新生家庭是原生家庭的一部分,并不需要成为独立的个体——只是原生家庭多了一个人而已,原生家庭是大树,新生家庭只是一个分枝而已。当原生家庭这样吞没新生家庭,所谓的丈夫,就只能是更多做儿子;所谓的媳妇,就只是原生家庭的一个增加物附属物而已——根子依然是原生家庭,公公婆婆为主的能量体始终是NO.1.
公公婆婆创造出来的原生家庭文化系统、能量系统和互动模式,经过长年累月的冲突融合,已经相对固定,那些旧有秩序本身是两个生命相互交融的结果,所以是值得尊重和敬畏的,所以公公婆婆对于新生家庭更多的是掌控,控制新的“异己分子”破坏旧有秩序。
在原生家庭的能量体中,新生家庭的丈夫会回到原生家庭儿子的位置,会秒回到儿子的角色和功能——新生家庭中的丈夫就永远是“欲抱琵笆半遮面”,新生家庭中顶天立地的角色和功能,就很难浩浩荡荡生长,丈夫成为新生家庭的引领者和引导者,就会变成很困难的事情!媳妇对于老公的原生家庭来说,更只是近似于“器官移植”,在老公原生家庭看来,所产生的痛苦,只是这个“器官”有问题——这个器官本身有问题,或者全家对于这个器官的不适应而已,到头来还是器官的问题,而不会反思混居在一起的结构问题。
3
混居在一起的家庭,常常存在隐性或者显性的权力争夺——比如如果公公和儿子都偏向儿媳,那么婆婆和媳妇的矛盾只会加深,不会和解,因为这里面牵扯到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话语权和所属权。控制与反控制,维持旧有秩序和突破重建新秩序的权力争夺——这样说可能很容易上脑,而且冷冰冰的,事实上需要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保持距离——两个新旧系统保持界限,本质是爱的能量场的重新分布,新的爱的能量场的孕育发展!这其实是美好的事情而非相反。
所以在两个系统中,原生家庭父母代表着权力和控制力;新生家庭开始建造属于自己小家庭的文化系统、能量系统和互动模式,代表着新鲜的力量,要建立属于自己新生家庭的权力和控制力,这是值得欢喜鼓舞的方向,也是新的爱的力量奔涌的方向;
公公婆婆为主的原生家庭,因为媳妇的到来,原生家庭的秩序会有很多的震动,这个震动本身并不是媳妇到来造成的,是原生家庭中的儿子长大成人之后的必然选择——成家立业。这个选择才导致媳妇的出现,继而新生家庭的出现,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媳妇被看成动荡不安的罪魁祸首,实在是成了背锅的人,原生家庭秩序的变化,运转的变化,其实来自原生家庭儿子的必然选择,是内部的裂变,而且来自于他爱的选择,来自于他爱的发展,所以本质是来自于爱,就遵循爱的原则去接纳。
这就像在坚固的核里,里面孕育着力量,小小的嫩嫩芽儿,左顾右盼左冲右突,寻找自己的出口,寻找自己伸展的方向和空间,这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新生家庭的诞生,意味着新鲜力量要有属于它自己的属地领域独立的运作空间,要有专属于新生家庭的能量场,要孕育发展成熟,这是爱的发展,儿子的爱要发展壮大,来自媳妇的爱要舒展,爱要重新获得自己的领域和领地,儿子和媳妇两个人的爱需要新鲜的专属于他们的能量场,去托住这两个生命新鲜的爱,并且要有专属的空间去孕育生长他们的爱,包括从中产生出来的小生命。
所以无论是不是和原生家庭住在一起,新生家庭中老公一定要在情感上更靠近自己的妻子,在事情上多考虑妻子的感受、情绪和妻子的诉求——在内在情感连接上,在外在事情的处理上,和妻子站在一起!这并不是不爱自己的父母,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透过和妻子站在一起,完成从事事受到父母荫庇保护的儿子,变成可以担当可以独立,可以自己去面对一切的大丈夫!如此一个成熟的生命就此出现,这既是深层次对于自己的父亲的致敬,更是深层次对于含辛茹苦父母的报恩!
新生家庭和原生家庭在一起——爱的能量连接在一起,才是真的在一起,而不是混居在一起。父母就是父母,父母夫妻在一起;儿子就是儿子,儿媳就是儿媳,儿子儿媳是一体的,小夫妻在一起;儿子儿媳孝敬爱父母;父母放手,然后去爱孩子;彼此相互独立,内在连接,如此就会相安无事,而且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两个系统都各自顺畅,特质迥异却同样美好!
如果没有界限,特别是内在的界限,任何一个小小的事件,都是蝴蝶效应,足以在家庭中掀起惊涛骇浪。
中国是“家族社会”,“家庭”、“家族”是连接彼此之间非寻常强大的粘合剂,这里面也有深厚的爱在流淌。
在中国非常有名的义门陈,从唐朝开元年间到宋朝嘉佑年间,历经332年,15代不分家,千古佳话,最终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皇帝下旨分家,家长将全家人吃饭的锅吊起来,摔碎,碎成多少片,就分成多少庄,碎片一共是291片,当时就分成了291庄。
一个家族奇迹最终还是落幕,何况还是普通的小小的两个新生家庭和原生家庭之间。
分家,其实就是建立必要的界限,也是为了各自更好的发展,更是在家庭内部进行爱的能量的重新分布,保证新生家庭和原生家庭在爱的运行原则上,各自更好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