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原创:建立亲密关系的界限 根基在看到人的存在
(2017-01-10 16:08:33)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
我们中国的家庭,孩子成长成熟的每一步,都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孩子谈朋友,孩子谈婚论嫁,孩子成家立业......孩子的每一步,中国父母亦步亦趋掏心掏肺生怕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累受欺负,总是精神高度紧张,于是父母出手横加干涉孩子的择偶和谈婚论嫁,以及插手小家庭,就真是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
于是乎,诸如“中国的父母是世界最辛苦最沉重的父母”、“中国的孩子是长不大的巨婴”之类的言辞总是不绝于耳。
父母爱孩子,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关于爱的体验,本身没什么问题,只是现实生活中确实会出现在亲密关系伴侣和亲密关系配偶两人中间,站着一方或者双方的父母。
比如昨晚听友所说到的事情:自己在北京工作,找了一个北方的男友,而远在南方的爸妈特别担心自己的女儿,尤其是在得知男孩对于自己女儿怀孕之后的态度,非常恼火,因为男孩说不要孩子,眼下不想结婚,就这样过挺好,男孩的态度让妈妈特别愤怒,觉得这个男孩非常不靠谱不负责任,就出现诸如“我们两个吵完架之后回家,男朋友当着我母亲的面说彻底和我分手,这次是彻底的分手。母亲也激怒的说到,为什么要分手,分手就分手,分手我还可以找更好的之类的话语。”可实际上女儿不想和男孩分手。
在这对小情侣之间,就站着女孩的母亲。
从常识出发,大家也知道父母尽量不干扰小情侣或者小两口,是最好的了——让小情侣自己去处理,自己去负责,在碰撞中成熟长大。
当然心理学界早就发出很清晰的声音:父母和孩子之间要建立必要的界线。
都没错。
可是界限在哪里?如何建立界限?
一百个家庭恐怕有一百个不同的界线。
父母的界线是不是孩子想要的界线?孩子想要的界线是不是和父母一致?
这个界线谁来定?怎么定?标准在哪儿?
像昨晚节目中的情形:
父母觉得——你欺负我的孩子了,那分手就分手,你这个不靠谱的家伙早点消失在我女儿的世界,我们全家都要感谢你。请男孩你站远点。
女儿觉得——妈妈你是在保护我,可是我们的情感世界有比保护我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我和那个男孩的感情和我们的未来。请妈妈站远一点。
男孩觉得——我还没有准备好要结婚要成家,什么都没准备好,不能因为一次意外怀孕,就逼着我马上结婚,而且请逼婚的人离我远点。
在昨晚节目中,妈妈,女儿和女儿男友,每个人的界线因为各自不同的看法和需要,是如此的大相径庭,甚至是针锋相对!
所以站在各自狭隘性上的界线,只是各自不同的需要,各自化了妆的需求而已。
要在亲密关系之间的当事人之间建立所谓的界线,绝非易事。
可是不建立界限任由其他人进入自己的关系系统,肯定是行不通的,会带来关系的混乱和失序,就会麻烦不断,能量会纠缠,不能顺畅流动。
所以建立所谓的界线肯定是重要且必须的。
界线首先是在规律中显现:
比如海灵格老先生神鬼莫测的灵性家庭系统排列中很经典的一些阐述:
关于伴侣关系:伴侣之间发生的事,别人绝对不能干涉。女人跟随男人,男人服务女人。每一种关系会设下不同的界限。
关于父母和孩子:父母的关系不关孩子的事。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不能分割的。父母付出,孩子接受。你的父母有权插手你的人生。孩子们对父母的爱是无限的。孩子要跟随父亲。荣耀自己的父亲。即使父母有罪过,他们仍然是父母。荣耀自己的父母便是荣耀大地。孩子的心灵无法容忍任何对父母的贬抑。子女必须尊敬并且荣耀自己的父母。
看看海灵格老师先生以上言辞,从界限的角度看,基本上是在阐述亲密关系的界线,其中有一个地方可能会让很多朋友觉得自相矛盾:
第一句是——伴侣之间发生的事,别人绝对不能干涉。
第二句是——你的父母有权插手你的人生。
第一句似乎是说两个伴侣之间形成牢不可破的界线;可是可爱的老先生又说你的父母可以打破那个界线。
似乎连颇具洞见的老先生都没有统一的界线标准,一心想要标准答案的朋友大概都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其实根本没有一成不变僵化的界线。
其次我想先澄清关于界限的一个整体的东西:
界线和亲近或者亲密是一体两面。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谈界线的时候,别忘记了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亲近和连接;在谈亲密的时候,其实在说两人之间,因为爱反而要建立的界线和空间。
如果不在这基础上说,单纯的界线是不可谈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我还要澄清:外人进入亲密关系,外在力量会干扰到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本身是两人关系出了问题的呈现,而不是外在力量导致两人关系的坏掉——这也是心理学常常说到的是你的允许,别人才会进入,而不是相反。
那么我们就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当关系结果不太好的时候,我们将矛头对准父母,因为父母的出现,早就是因为你自己的允许,没有这个允许,是不会产生父母干扰的情况。所以父母的出现只是从根本上反映了两人关系早就出了问题这个事实。
当我们明白这三个真相后,再来说说从我们雅心心灵回归团队的体验实证中,界线是怎么出来的?
比如:当妈妈看到一个脾气暴躁,情绪陪伴能力不是很稳定的男孩的时候,就知道对于男孩,需要的是母亲对于他毛躁行为的持保留意见的同时,对于男孩情绪上的接纳,那么界限就在于——因为看到一个男孩生命的特质,所以就不会用过激的言语刺激一个情绪不稳定容易出口伤人的人,那么母亲的行为上互动中,就会沉稳多于急于表达,对于情绪的接纳多于对男孩选择上的攻击,就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这个界线的产生,就在于母亲可以看到一个男孩呈现出来的特质。
当母亲真的看到了自己的女儿其实对于男孩的态度非常伤心,而不是要离开男孩的时候,这是女儿真正的关系真相,当母亲看到这个,那么就一定会知道怎样去和女儿站在一起,即使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可是真的看到女儿的情感状态,那么母亲就会在言行上不会刺激两人往更分离的状态走。
再比如伴侣之间出现家暴,父母当然当仁不让要插手啊。
所以海灵格老先生会说父母有权插手你的人生,插手只是影响,只是支持或者干预,而不是决定。当父母真的看到孩子的真实状况和那个状态下的孩子本身,那么界限自然就会出来——该不该插手,插手到哪里,如何只是插手而已!
我所说的看到,就如同你看到了一条鱼,你会让它进入河流,而不是把它栽种在泥土中;你看到一棵树,你就会给它浇水灌溉,而不是砍倒,拿进厨房做菜;你看到一只鸟,你会让它展翅高飞,而不是把它当凳子一屁股坐下;你看到是一块石头,你绝不会飞起一脚去踢它;你看到一片白云,你绝不会登上梯子去摘下它当棉花糖;你看到一个人的伤口在流血,你绝不会拿起画笔蘸上它,把殷红的鲜血当做红色颜料去作画;当你看到一个人的痛处,你绝不会拿一把刀直捅过去......
真的看到,所谓的界线就都会出来——这个界线因为你的看到而出现,而不是你的头脑固有的观念去指挥你行动;
当你真的看到——对方昨天不想让任何人靠近,只想安安静静呆着,于是你会选择远远关注和守候;当你今天看到同样的对方今天微笑看着你,你会自然走过去挨着TA坐下交流;当你看到自己男人的胳膊伤了,你不会让TA提重物,当你看到他又生龙活虎胳膊没事,你会让他去车厢拿出你买的纯净水......
真的看到,就是同样的一个人不同的状态,就会出现不同的界线和选择。
所以界线不是因为是非对错的一些观念,更不是僵化的标准,而是你真的看到了对方——这个对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状态和特质,决定了我们要怎样与之互动,里面所谓的界线就会自然而然出现。
因为你看到了那个人,所以在那个人那里,会因为你的看到,与之互动的界线,就自然出现和呈现——这就像大海,因为你看到了它,所以大海那一层层的波浪线,你也看到了!
关键是您有那一双能看到人存在的心眼吗?
(谨以此篇做礼物送给昨晚参与节目的听友和《今晚我和你》节目的所有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