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伤痛(陈志耀)
(2016-12-01 15:55:07)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
深夜想跟你分享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一个有关父与子的真人真事。
这对父亲与儿子,关系疏离。他们没有交流,没有沟通,是同居的陌路人。虽然他们心中各有冤屈,但有一相同的是:他们在家都抬不起头来,找不到自己对这个家有何意义。
儿子说:「我生长在一个十分复杂的家庭。妈妈带着姐姐下嫁给爸爸,爸爸是个不负责任的怪人,后来更成为了赌徒,而妈妈则在夜总会任经理来赚钱养我们。父母都从来没教导我如何做人,令我成长得十分痛苦。长大之后,纵使我仍未能接受他们的所作所为,但我还是原谅了他们。」。
父亲说:「我的家庭一开始便有三个人,我也不介意,但后来自己的孩子出生,还是视我如无物,妻子在夜总会工作,令我感到毫无尊严,这个家的所有人根本都不需要我,所以我唯有寄情赌博。」
同一屋檐下,两个不同年代的男人,纵然彼此都是如此讨厌对方,但表达的却是同一种情怀──对家庭怀着深深的悲愤,认为自己是家庭中的受害者。父亲与儿子都是受害者,但谁是主谋?难道是那位带着孩子下嫁的妇人吗?若不是她,那到底谁才是主谋?谁才是受害者?
谁对谁错根本一点也不重要,如果真的要找一个主谋出来,那么家庭便是主谋。真的,从诞生的一刻开始,我们便注定卷入一段三角关系,成为父母之间的第三者,而源自家庭的影响,亦由这刻开始对每位成员产生。定不了谁是谁非,只可以选择如何面对。不只儿子是受害者,父亲也是,祖父也是,再上一代也是。若你能以这个角度切入,你便会发觉一直以为是主谋的人,也只不过是家庭的受伤者。
无论我们在家庭里所扮演的角色是甚么,我深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受家庭所伤,但家庭毕竟是我们一生的起点和心灵里最深的梦乡,里面除了伤痕和偏差,一定还藏着一些美好的宝物,只要我们用心发掘,是可以支取足够力量,在跌倒之处站起来。而当一个家庭成员得着重生,其他的成员也必获得正向的影响,因为大家本来便是一家人。
记着,别让自己深陷在家庭的漩涡中,以受害者自居,一个家庭的重生往往需要当时人的自觉:选择离开自怜自悯,重新认识你的家庭。
反思:
你曾否认为自己是家庭的受害者?而现在又是否还有这种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