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请对敏感说yes
(2016-11-24 15:26:14)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在生活中有人用敏感这个词语来形容你,你会很愉悦还是有些抵触?
比如很多父母会说这孩子很敏感,心事重;有的伴侣说对方很敏感,想太多;有的领导说下属好敏感,不大气。
敏感这个词语,本身并没什么,可是实际生活中常常被当做贬义词来使用,似乎是想太多太纠结不大气不爽快不爷们!
我也常常看到一些朋友在生活中,对别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就是和其他人反应不一样,比如我曾在我居住的小区看到一个场景,让我记忆犹新:
三个小男孩在一起玩耍,有一个玩具,大家都想玩,于是其中两个孩子就直接跑向玩具,两个人开始你争我夺,不一会,两个男孩就推搡起来,脸红脖子粗地吵起来。
另一个孩子他个头明显比那两个孩子大,却站在原地,没有移动。
妈妈问她喜不喜欢那个玩具,那个男孩回答说喜欢,妈妈就责怪着自己的孩子:喜欢就去呀,你怎么不去呢?男孩却低着头,半天没说话,妈妈追问下,男孩仰着头轻轻说了一句话:我不想和他们抢,我去了,他们就没有玩的,我不想让他们不开心。
这位妈妈摸着那个男孩的头,笑着说:对不起,刚才错怪你了,你想玩什么,我陪你去吧。那个男孩瞬间开心起来,蹦蹦跳跳着玩去了。
我在旁边看着,也微笑着看着这对母子,心情格外舒畅。
看行为,你会发现那个男孩不主动争取,不积极去行动,用武汉话说就是很怂,喜欢又不去,很矛盾很纠结,可是真的了解了,才知道这个男孩在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里面非常敏感,他对于正在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非常敏锐知道别人的感受和情绪,在第一时间会看到并且尊重,然后做出选择。这样的敏感该是多么宝贵!
就像昨晚的听友说到:他对自己和别人的情绪感受非常敏感,所以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会非常顺畅。
真正的敏感就是这样:
很敏锐觉察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和感受,这样的敏感,是生命本身的觉察力,是敞开的状态,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敞开的,并且是敞开吸收外界信息的能力,是对别人内在的能量有捕捉能力的人,是为合一做准备----有我,有你,然后我会一起考虑,权衡和比较,再做决定,这恰好就是我们很多人说烂了的情商,真正的敏感其实是高情商的表现。
比如上面那个男孩,有他自己的喜欢,可是他并没有去抢,而是想到别人的反应,然后就没动,虽然非常想去,可是选择了安静不动,这里就有他,有别人,有自己的感受连接别人的感受这个过程,自己,对方,感受,三个要素构成了完整的合一!
这是真正的敏感。
于是我看到生活和工作中很多沉默的生命:话并不多,可是TA们是非常敏感的----TA们第一时间会非常敏锐觉察到很多信息,并且将自己的反应和感受,以及对方的反应和感受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去尊重,去接纳,去看到,然后一起运作,于是别人在第一时间发表自己高见的时候,有一类人总是沉默着,你能感觉到TA们是有想法的,可是TA们却在第一时间选择沉默,不是TA们怂,也不是TA们不出色,不是TA们没个性,而是TA在第一时间在敏感的轨道上运作着合一的过程!
当然我说到的敏感,不是在自己头脑里面创造心理故事的敏感:
比如:
领导:你怎么还不下班?
职员:是不是领导在暗指自己工作效率不高?
领导:你走路的时候高跟鞋的声音好有节奏
职员:是不是领导在提醒我不能穿高跟?
老公:你这件衣服不合适你,太老气了。
老婆:老公是不是已经嫌弃我人老珠黄?
以上种种不是敏感本身,而是心理故事。
在接受信息之后,进行了自己的头脑加工,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心理故事---这样的敏感,往往和自己对自己的判断有关,比如内在觉得自己是个工作效率不高的人;自己觉得自己越来越老越来越失去了魅力;自己是个容易给别人造成影响的人等等,内在判断自己的声音和外界看上去有点搭边的词语,或者搭边的某句话,就会形成里应外合的共谋,创造出看上去逻辑成立,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完整的心理故事。
这不是真正的敏感,而是自己头脑创造出来的心理故事,因为它的逻辑是完整的链条,所以很多人会把心理故事当成事实,哪怕是推断出来的,也会当成事实,可这样的心理故事并非真相和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