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让孩子变好的动力,究竟是什么?(伊姐)

(2016-09-14 11:48:34)
分类: 亲子关系

最近我的工作特别忙,回到家都很晚。

有一天,我回家11点,葫芦突然从姥姥房间冲出来,(他平时的睡觉时间是10点),说,妈妈,我要看Ipad,要看粉红猪小妹,现在。

我很惊讶,但很快理解到,我长期不在家,葫芦内心积郁了愤怒和不满。

我说,好,我们看1集,然后睡觉。

1集看完,葫芦说不,我要再看8集。

这个举动也是反常的,从小到大,我们非常重视葫芦的“承诺意识”,在他情绪稳定的情况下,说好的事,他从来可以执行很好。

我意识到,现在,他情绪很不好。

我说,可以。可以看8集。

?姥姥和爸爸都表示了抗议,因为,动画片不要看超过20分钟,也是我们家潜在的一个规则线。何况,那时候,已经11点半了。

我用眼神制止了姥姥和爸爸,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看到第3集的时候,葫芦情绪已经很稳定了。看到第5集的时候,他眼皮打架了。没撑到第6集,他说,妈妈,我要睡了。

我紧紧抱住他:妈妈这周末哪儿都不去,就陪你去看儿童剧,还约浩浩一起去划船好吗?

葫芦是带着甜蜜又得意的笑入睡的。 

我跟葫芦之间的关系,真的像恋人。好的恋人是怎样的?精神上无障碍相通。爱的最高价值不是约束,而是理解。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很理解葫芦的妈妈,因为我相信——

自由的孩子,才是自尊的孩子。

我大可以用妈妈的权威,把葫芦限制住:马上睡觉,不许看超过20分钟,不要无理取闹。

但我知道所有无理取闹,背后都有不能被完整表达出来的情绪诉求,解读好这个诉求,才真的解决问题。

所以我不喜欢对葫芦说很多的不,我喜欢先说,好,然后再商量,你也退一步,是不是比较合理。

表面看来,先说“是”,还是先说“不”,只是语序的改变,事实是——我由监督者和控制者角色中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孩子会很感激,被尊重的感觉,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

有什么比信任更能表达对一个人的尊重呢?不信任,就是不尊重的典型表现。

靠控制维持的爱,到底可以走多久?

因为物资匮乏、对儿童心理认知的局限等多种原因,上一代的父母,很多是让我们在恐吓里,威胁里,甚至小小的武力里长大。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我很喜欢幼儿园门口的麻辣烫,妈妈觉得脏,每次都用“放着家里那么多好吃的不要,你就是爱吃垃圾,简直不是我女儿”来严厉限制我。

有一次我偷偷吃被发现,她当着同学面,把串串扔到地上。

其实也许让我吃一下,我真的生病了,也就不吃了;甚至,我吃到后,觉得根本没想的那么好吃,很快忘记了。

但现在,我还很喜欢吃串串,成了一种瘾。

因为,越被压抑的欲望,在合适的土壤,越会无法控制地蔓延。

作为现代父母,这些道理我们觉得已经懂得了,但事实,我们做的真的如我们所愿那么好吗?

我们会不会用,“你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来让孩子吃下不爱吃的青菜;

我们会不会用“吃这个,你咳嗽我不管”来逼孩子放弃超市里想买的零食;

我们会不会用“你要是再不走,妈妈就不带你回家了!”把沉迷在游乐场的孩子带回家;

如果这些话听起来耳熟,那么未来——

我们会不会用“不然就再也别想回这个家”,要挟孩子选择我们认为“吃香”的专业;

我们会不会用“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儿”,来威胁他们与不认可的对象分手。?

什么样的行为,让孩子没有自尊?就是,身为父母,我们总是用收回对孩子的爱为代价,来调整孩子的行为。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不自由,那是否“配”得到父母的爱的衡量标准。 

当他们吃了青菜,放弃零食,收起玩具,他们才是“可爱的”, “听话的”,值得爱的。 

反之,“妈妈不喜欢我们了”,“妈妈不要我了”, “我不再是妈妈的好孩子”。 

尹建莉说,自尊感匮乏的孩子,不是天生缺少自尊心,而是他的自尊心已在前面的生活中被严重磨损了,家长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就是损坏的外因。 

即便是一个孩子,他的感情也非常复杂,会有自相矛盾,会有失落伤心,会有无法表达的痛苦,而父母给予体恤,不是照本宣科,不是迷信专家,而是相信自己的感觉,给予他真正的尊重——这才是爱。 

爱是自由的,即便在亲子关系之中。

控制不是教育,控制是缠绕在孩子心灵上的绳子,有的粗,有的细。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原本天然的情感,在这种缠绕种慢慢失序,他们会变得懦弱胆小,或者逆反暴躁,有了自主意识后,谎话连篇,成年后,刻板狭隘。

什么是让孩子变好的真正动力——给他自尊。 

接纳孩子的选择,也接纳这个时代 

给予自尊,就是给予自由。 

IPADAR4D……葫芦统统可以玩,我们从不限制,因为这是时代给他的选择,我们不该阻止,而该引导。 

我接纳葫芦喜欢学习新东西,因为我觉得,一个旺盛的求知欲被满足的孩子,可以选择发展自身特长的孩子,会得到更多自信。比如,我非常鼓励他,学好英语,去掌握这个看更大世界的武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