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从外抓的梦里醒来
(2016-08-18 23:21:02)分类: 婚恋关系 |
真的只是为了快乐,为了幸福,为了轻松?
可事实上我们的亲密关系只要进入深层,就一定是呈现了痛苦,难过,沉重等等!而且这个阶段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很长很长时间,有的甚至到了生命尽头,就再也无法获得幸福快乐轻松的体验。
这是让人很难过的事情。
如果我们足够诚实,就真的知道我们受的苦,远比我们享的福要多得多,所以才有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的感喟。
而且很多苦,很多难,都是在亲密关系中发生。
那么我就逼问自己:亲密关系于我们,到底是什么?
比如节目中的那个妻子和老公一起去买装饰装修材料,可是妻子的一番话,让老公勃然大怒,当着众人的面破口大骂,本来是一起为家庭去开心购买东西的事情,弄得不欢而散。
妻子为了不和丈夫争执,总是一忍再忍,忍到忍无可忍,就爆发!爆发的妻子惹怒丈夫,丈夫还会动手打人!暴怒之下的丈夫下手会怎样,大家可想而知!可是丈夫一旦冷静下来,又非常好,会主动道歉,而且人很能干,其他方面真的也不错。
问题是这样的戏码会重复上演,简直就是死结无法可解!
曾经有那么多甜蜜,那么多幸福,可是现阶段,却分居两地,彼此冷战,互相不联系已经有段时间了。
按照一般思路:让男人改脾气,改性格,改动手打人的毛病陋习,男人要体贴;妻子也改,改脾气,改表达,改个性,女人要温柔。
说改就能改?
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比如茫茫人海,妻子怎么会找到这样一位如此个性和脾气的老公?原来妻子的原生家庭中,她小时候经常看到爸爸骂妈妈,经常看到父亲总是欺负妈妈,甚至也会动手打妈妈,小小的她,没力气,也没力量,更没有勇气去面对爸爸,也无法真正帮到妈妈,而性别的认同,女儿对于妈妈的忠诚与爱,会形成女儿的命运会和妈妈的命运紧密相连,比如精神分析流派会有一种理论:女儿内心会有一种声音---我长大后绝对不会像妈妈那样任人宰割,我一定会走和妈妈不同的路!于是内在的这个声音最终会吸引和爸爸同样特质的男人来到自己的生命里面,果然丈夫的言行和爸爸很像,会对自己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于是妻子创造了和妈妈一样的命运情境——那么之前内在的预言开始变成活生生残酷的现实,现在的困境,就真的是看自己是否有力量有能量过成和妈妈不同的命运!这个坎就真的来了。
想要什么,真的就吸引来了什么。
妻子的大大咧咧,口无遮拦,学习的模板是她爸爸;隐忍坚持,辛苦操劳,学习的模板是自己的妈妈,也就是说妻子亲密关系模式最主要的是自己的爸妈,爸妈的亲密关系内容和互动方式深刻影响着这位妻子。
妻子要怎么改?
改成温柔而贤淑,文静而沉稳,模板在哪里?
除了爸妈的模板,没有和爸妈同样重要并和爸妈不同的美好模板,在这位妻子成长过程中,是没有的。
所以要妻子改变真的不易。
同样的,那位丈夫,从他的言行,大致可以推测他的原生家庭状况:大概是其父母中的父亲也是情绪很容易失控的人,言辞激烈,伤害性很强,当言语不足以表达情绪的时候,就会用拳脚表达,暴力相向就是这个家庭中常常出现的场景;妈妈可能就是很隐忍,或者嘴巴也不饶人,爸妈之间常常就会出现这样的言语:不是我要打你骂你,是你逼得我没办法!都是你的错!
让丈夫改,怎么改?
改成温和而有礼貌,懂得尊重和沟通,模板又在哪里?
丈夫爸妈的亲密关系模板里面,是没有稳定持久的温和尊重有话好好说的内容和形式的,所以要丈夫改变是不易的。
当我们盯着对方,要求对方去改的时候,我们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在亲密关系中白白受苦,那么我们要亲密关系干嘛?
亲密关系走到如此的地步,是不是就真的山穷水尽疑无路呢?
也不是。
荣格曾经说过:人类对自己的了解,宛如暗夜行路,要了解自己,就需要他人的力量。
这个他人,包括身边亲密关系的父母伴侣孩子领导同事等等。
我们可以借助在和丈夫的互动中看到这样的一个自己:一个在原生家庭中看到父母吵架,就特别难受,看到父亲对母亲恶语相向拳脚相加,就特别难过;一个对父亲不满,却又拿父亲没有办法的小女孩;一个对母亲心疼,却无法帮助母亲的小女孩;那个心里装满了愤怒,装满了无奈,装满了难过,装满了心疼的小女孩,一直在那里!
即使自己结婚了,可是丈夫的言行像极了自己的父亲,他对待自己的方式像极了爸爸对待妈妈,而自己就是妈妈的感受和情绪,于是在和丈夫的关系里面再次重现了小时候的情感体验,那个小女孩就一直出现在自己和丈夫的亲密关系里面!
当我们真的感受到她的存在,看得到她一直没有消失,当我们自己真的愿意去靠近她,于是我们外抓的手,就缩了回来,开始用指责的那双手,去拥抱那个内在受伤的小丫头,于是真正的疗愈会发生,真正的和解也会出现。
于是我们将那个内在受伤小孩塞给亲密关系里面,去要对方滋养和关爱的模式,就此开始转向了自己认领,自己滋养,自己陪伴的模式。
难就难在由外向内的这个关口。
所有的痛苦无法转化,都是因为卡在这个关口:继续向外,就会继续延续旧模式,转而向内,就开始重建自己的内在亲密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新的亲密关系的模板才开始形成。
这就是真正的脱胎换骨。
向外的人,如同生命海洋中随波逐流的人,看起来很轻松,看起来漂了很远,其实一直在表面;向内的人,如同深潜海洋内部的人,看似很艰难,可恰好是真正看到海洋的人,如同荣格说道: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清醒。
祝愿我们从外抓的梦里醒来,也祝愿清醒过来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