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3雅心心语:面对从来都不易
(2016-08-03 22:29:45)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女性
个案概况:
很长一段时间,表面上看好像比较平静,但感觉自己对很多以前很感兴趣的事物事情不感兴趣。好多都是那种:就那样!好像有点无所谓的态度。其实感受到自己心底有块地方是像"死了"一样,或者是感觉那里有伤,有淤血,没有好!这个淤血是以前很多事件和创伤没有很好处理和面对的累积。比如,看小孩这件事,因为之前的很多事件导致现在从内心面对孩子,表面上都还是在互动,可是内心好像有很多东西,很难真正面对。在外呈现出,就是每次去看孩子,内心总要做好多准备,无法去真正和孩子爸爸沟通。因为之前沟通的经验总会引发很多很多的东西出来,包括情绪,包括以前的事情等等。所以只能在心里一直只能把这件事搁置在那里。对于孩子,总是惦记,但又很多愧疚,不知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惦念和期待。甚至觉得自己消费或者玩乐有点对不住孩子,因为没有让孩子享受到这些,觉得好像没有太多资格自己去享受。对于孩子爸爸,想和他沟通,却因为之前种种,不知如何去沟通。害怕又是争吵加斗争。害怕各种以前的事又翻涌出来,成为沟通的""底牌"和"焦点",从而真正忘记重点是表达对孩子的爱。自己心理也有不平静,甚至是愤怒,委屈,冤屈………"
也曾努力去沟通孩子,但是感觉对方把孩子当武器,当道具,种种种种表达。面对这些,真得感觉筋疲力竭,伤人伤孩子。每次都是元气大伤……所以,一想到这些,只能暂时不碰那些,不碰那些事和人,不碰那些情绪,但是不碰真的不等于不存在………
1.现实生活中感觉到不舒服,感觉痛苦的地方,感觉不舒畅的地方,都是对应着我们内在不顺畅,伤口处,负面能量淤塞的地方。
2.所谓痛苦,所谓负面,所谓暗黑,所谓让我们不舒服的地方,其实都是一种指引和路标:看看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些事,这些事情让我非常痛苦;看看这里,曾经有一段过往,这些过往里有人让我黯然神伤肝肠寸断;看看这里,又被类似的事情碰触,这里有积压很久积压很多的东西,需要被清理和引流,让内在畅快流动起来。
3.外在的头脑模式,对于痛苦,都是把痛苦本身当成问题来解决,所以关于痛苦,就会被看作是一个坏,一种不好,一个需要去除的东西,正因为如此,所以痛苦一直都不被正确如是看到,也不能如是被尊重,更无法得到带着慈悲和爱去看到痛苦,去看到带着痛苦的那个生命,于是痛苦的就成了挡住去看到人存在的一片叶子。
4.对于痛苦,我们还有一条路:如是看到它的存在,不扭曲,不进行刻意人为的夸大或者缩小,第一就是让它如是出现,不阻拦,不打压,不隔离,不压抑;第二让其如是呈现:完整呈现,呈现出发生的事情,场景,人物,互动内容,当时的分析判断,当时内在的感受情绪……所有当时的一切都如是那样完整呈现;第三让空性慈悲的自己去看到发生的以上的一切,并且接纳所发生的一切,并将慈悲接纳和爱予以当事人陪伴;第四让这样的陪伴成为我们对待痛苦不舒服伤口处的常态,固定下来,稳定下来,那么我们的内在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空性慈悲和爱,给予自己,也会惠及身边亲密关系他人。
5.承认自己过得并不好,承认自己有不舒服的地方,承认自己经常会被一些人事物弄动,同时承认这些不好不舒服被触动的地方,都是在自己的这里,慢慢停止外抓,就是诚实对待自己,勇敢面对自己的开始。
6.勇敢面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逞匹夫之勇,不是为了达成一个想要的结果,去进行一次头脑的旅程。勇敢面对是指:诚实承认;停止外抓;自己来对自己生命所发生的一切负责,以前的过往,以前积压的淤堵,进行引流,现在发生的,以及将来要发生的,开始去负责,勇敢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种面对自己的态度,面对更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而是空性慈悲爱的自己和红尘自己以及内在受伤小孩面对面,陪伴聆听懂得接纳尊重理解的长情过程。
7.勇敢面对,并不能在红尘日子中将红尘生命所有痛苦能全部舒展开来,也并不能保证就此能没有红尘的困扰和痛苦,能面对多少次,能面对多少,能疗愈多少,能圆满多少,能清理多少,能整合多少,在回归的路上,能走多远多深,不是我们头脑期待决定的,不是想怎样就能怎样的,而是生命本身决定的:个人独特的经历,原生家庭的功课,还有家族能量状况,到最后是人之为人的功课,虽然里面有交叉重合的部分,可是每个生命能做的,会深深受到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
8.所有痛苦,负面能量淤堵,不舒服地方,伤口处,未曾圆满处,归根结底都和爱接纳允许尊重慈悲等相关,只要连接上慈悲爱接纳允许尊重等能量,这些痛苦就会转化,那些淤堵就会流动,不舒服就会变化,伤口处就会愈合,未曾圆满的地方开始灵动舒展,呈现丰盛。
9.我们对待痛苦,对待所谓负面,如果一直依然不接纳不尊重,继而无法带着爱去看到这些所谓暗黑力量的存在,如果一直错误粗暴去对待它们,那么它们就一定会让我们一次次吃不了兜着走!
10.面对因为婚姻破裂而带给孩子的很多痛苦伤害,每个生命都会愧疚自责伤心难过,这是人之为人的可贵之处,我们需要更多的诚实,需要更大的敞开,需要更加勇敢的接纳,直接将愧疚自责伤心难过背后的爱给出去,给到孩子那里,这样自己和孩子都挣脱了很多外在内在的牵扯,因爱继续在一起,继续在彼此滋养,这是人之为人高贵神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