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者:女性
个案概况:
和自己婆婆的事情。
没结婚前,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一家人非常和睦,有什么事情,都会拿出来说,彼此之间非常关心。
是别人介绍的,一年后结婚。嫁给丈夫后三年了,到了丈夫这边。其实自己家和丈夫家相隔不远,两家都还比较熟悉。
结婚后和丈夫住在县城,公婆住在乡下。
当初在买房子时候公婆借了钱,两位老人比较辛苦,公婆说自己儿子不怎么跟自己联系,作为儿媳每隔半个月都会电话给公婆,联络老人,也安慰老人该吃吃该喝喝。
几个月后自己就怀孕了。当初结婚几天就出去工作,公公还会电话她,让她自己照顾好自己,可是婆婆基本上没电话,怀孕到八个多月,才没有上班。婆婆电话她要她帮忙还钱,她也没有多想,第二天就让老公打钱给婆婆,因为觉得是一家人,况且老人借钱买了房子给自己新家,理所应当要帮忙还钱。
转折点就在孩子出生后:生了孩子后,自己就回到乡下公公婆婆的家里;当初婆婆问孩子出生谁来带,回答是自己来带;那一个月丈夫非常忙碌,就在县城居住生活工作,所以坐月子那个月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弄;而且那个月中婆婆弄什么自己就吃什么,婆婆也没有像有的家一天变着花样做饭让自己的儿媳吃好养好;照顾孩子都是自己在做,但是洗尿片什么的,都是婆婆在做,自己还蛮感谢的。
满月后自己带着孩子回到县城和自己丈夫一起。从孩子满月到孩子满周岁,都是自己一个人在照顾孩子和做家务,丈夫早九晚九,基本上指望不上他。
所以自己很不解:这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自己的婆婆就是当客人一样来看望孩子,早上过来吃完饭就回乡下,而婆婆一来,自己要买菜做饭等,要招待好婆婆,自己反而更累;同时公婆很少打电话过来问问孩子和自己的情况,从来没问自己累不累辛不辛苦。
自己因此很不解!
孩子两个月后病了一场:有普通感冒变成了肺炎。结果婆婆告诉她:公公说这次是因为孩子病了,所以来照顾你,下次就没那么好了。
自己因此很费解!
特别累的时候,就会带着孩子回到公婆家。自己家里的妈妈就告诉自己说可以两边家都回来,这样妈妈可以搭把手,因妈妈知道自己的腰不好。可是每次回到公婆家,基本上最多一周,就感觉自己非走不可了:一开始公婆会非常热情,只要到了第三第四天,公婆就会说孩子一回来这也用得多那也用得多,比如水电纸都会多。,就感觉公婆排斥自己和孩子,于是自己后来就回到自己的父母家,很少回到公婆家里了,不过基本上一个月会公婆家里一次。
这其中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自己觉得是婆婆怂恿自己的老公和自己扯皮。
后来孩子办一岁生日宴会,婆婆就不想操办,因为怕花钱,可是自己觉得自己孩子只有一个,操办一下周岁生日宴会也没什么,需要贴钱的花在。自己来贴就是,因为从孩子出生,孩子的日常开支什么的,都是自己再买,老人也没出什么钱。
后来就跟孩子的公公说起此事,公公说要办啊,没说不办。后来就还是操办了。只是生日宴会所有的事情比如烟酒等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操弄操办。
所以周围人都很奇怪:这应该是公公婆婆来操办,怎么是儿媳来弄?可是自己的辛苦不被看到,反而在生日宴会结束后婆婆有不舒服:自古以来都是丈夫当家,可是你们小家却是你这个媳妇在当家!方圆这么大地方,就是你独一个!而且自己的老公和婆婆是一样的意见,自己和公公反而是一条战线的。
自己觉得自己真是吃力不讨好!
周围人也告诉过自己公婆家是全村最节俭的,可是公婆是过惯了最节俭的日子,公婆觉察不到。
自己腰特别不好,整晚整晚都睡不着,可是婆婆会抱起孩子,对着孩子说:自己的腰不好,还怪我。
婆婆一扯皮,老公会跟婆婆一起帮助妈妈,自己就会很生气很愤怒:自己怎么找了这样一个老公?不帮我也可以,至少保持中立啊!这样的次数多了,自己承受不了,要崩溃了,恨不得要离婚。
自己把孩子留在公婆身边,就去县城上班,但是保证一周至少要回去看看孩子。
春节时候婆婆问到自己的收入,自己也如是相告。丈夫的钱也归自己在管,也就小家庭的经济大权都是自己在操心。婆婆就笑着说周围的家庭都是丈夫在掌管家庭经济大权,没有一家是媳妇当家的!自己很委屈:自己感觉还是掌管得还不错,同时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会跟老公沟通,让老公知情。
所以后来和婆婆相处就处于冷战状态: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虽然后来好了,以前能轻松对着公婆喊出爸妈,可是现在就是喊不出来,因为心里有个大疙瘩。
自己很想去理解公婆怎么会那么节俭,可是自己还是不明白公婆从来不管自己,比如每次回去家里,都要到2点多,可是婆婆很少主动留饭留菜,最多告诉她想吃什么自己去弄,所以她会很迷惑:婆婆到底把自己当了一家人没有!
该怎样去经营婆媳关系?该怎样融入配偶原生家庭?该如何帮助自己的另一半被自己的原生家庭接纳?这一连串的问题该如何解答和面对?
索引要点:
1.自己的原生家庭和伴侣配偶的原生家庭,会有很多不同,而这些不同就成了一股力量--------自己和伴侣配偶及其原生家庭对抗的最直接最原始的力量。
2.“不同”真的是让我们来学习去看到有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生命样态,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模式,完全不一样的观念,完全不一样的需求的生命,于是不同就此就真的是帮助我们看到彼此生命的路径。
3.一个人呈现于自己面前的不同,不仅仅是一个人表面那一点点的呈现,那部分只是最表层的浮现而已,但是那不只是我们看到的最表面的单一的呈现,而是TA那个年代,那个独有的家庭,那个属于TA的成长经历,那个属于TA自己走过的日子,那个属于TA本人而不是任何其他人的时光一点点打磨造就出来的红尘自己,那个不同都是厚重而立体,沉甸甸而整体的存在!
4.我们对于不同,总是习惯性下判断,而且是封闭式的判断:凡是和自己不一样的,基本是排斥抗拒和否定,或者打压控制和改造。所以这个“不同”的功课总是不断在我们的生活中用种种不舒服的方式来呈现于我们,需要我们去敞开和接纳,并从中真的去学习如何去真的看到“不同”下面的那一个个生命是怎样的来,怎样的被打磨成胸怀你在我们面前的样态。
5.真正的改变来自我们真的看到了:看到别人的存在,别人呈现的迥异于我们不同的存在,借助于这些不同,于是我们真的看到了红尘生命的独特和不易!于是我们链接到的我们心底一直都存在的慈悲接纳和懂得!那些不同就将我们带入到红尘生命的爱的层面,将我们自己带入慈悲的爱的生命本原那里,于是不同就给我们最大的礼物:于外是爱的链接,于内是将红尘自己带回生命本源那里。
6.任何存在都有价值,比如痛苦,我们总是要好,可是很多好都是从不好而来,而不好的东西又一直被我们嫌弃抗拒,所以我们真的就好不起来。
7.不同,让我们看到彼此的狭隘,接纳狭隘,而不是保护自己的狭隘,那么我们就会走向整体和全然。
8.不过度保护自己,不在狭隘中保护自己,才是最到底的接纳和勇敢,就是最彻底的信任和爱自己。
9.配偶需要回到自己的位置,就是做全然的自己,比如新生家庭,儿子就要去做丈夫,而不是在新生家庭,却做着原生家庭的儿子。这样的是失序和粘连,来源于母亲,所以是母亲的功课----需要释放儿子,可是释放之后的母亲在哪里又该去哪里?这牵扯到了这位母亲灵魂的来处。
10.我们都是来做功课的,而不是来享受人生的,享受这个词对于生命本身太轻飘。它真的只是一针迷幻剂,很多人就此迷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