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情与婚姻,几乎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寄予了无限的期待,尤其是很多女性,甚至将婚姻视作第二次投胎,可是在寻觅和经营的过程中,却过着过着就淡了,走着走着就散了,从无可名状的美好,进入到彼此伤害,双方隔膜,甚至分道扬镳的路途。男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一见钟情的“女神”一眨眼就成了不可理喻的“河东狮”?女人万般不甘,为什么千挑万选的那个Mr.
Right转身就成了不识好歹的“中山狼”?
亲密关系的五个阶段的理论告诉我们,短暂的浪漫期之后,不可避免地都会进入漫长而艰难的权力争夺期,如果说浪漫期是播种施肥的阶段,那么爱情婚姻关系里的两个人则是关系之树的种子,究其实,关系之树的着床生根发芽吐绿,到散枝开花结果,都取决于种子的质量。
权利争夺期的狼烟四起,往往是关系从根上就出了问题,是种子——两个人自身出了问题。因为有太多的人,将爱情婚姻和爱人当做解决自己人生问题的救命稻草,比如因为年纪不等人,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和外界的压力,于是抓住某个愿意娶情愿嫁的另一半,把恋爱这个美好的过程,变成了进京赶考——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匆忙赶路,却不知一场婚礼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关于婚恋的焦虑暂时得一缓解,可是并不能解决人本身的问题,你年龄很大,找到另一半你还是一个有了配偶的但年龄依然不小的自己;如果你脾气很坏,找到另一半你还是一个有了配偶的脾气大的自己;如果你是个工作狂,找到另一半你也还是个有了配偶的工作狂;如果我自卑,找到另一半,我也还是有了伴侣的自卑者;如果我平和安静,找到另一半,我也还是有了伴侣的平静安宁者;我若总是焦虑,找到另一半,我也还是一个拥有了伴侣的焦虑者……你还是你,另一半并不能将我们变成另一个人,相反,接踵而来还有两性相处的很多新问题,所以,闪婚,一般伴随着闪离。因为闪婚就已经暴露了一个人处理问题的模式——另一半既然能成为处理焦虑的人肉工具,当然也就会轻易成为处理不来关系的牺牲品。
也有的人是一见钟情,电光火石,简直就是亚当和夏娃的重逢,其实只不过是被妈妈无条件满足的欲望和美好感受被唤醒,男人在找妈妈,女人在找爸爸,暂时达成了共谋,得到了满足,但内在的黑洞不是另一半的爱可以填满的,最终会绝望地发现,最完美的伴侣也拯救不了我们,特别解决不了我们深层次的匮乏。因为,爱和婚姻不能改变我们对自己的接纳程度,也改变不了我们对自己的认定,如果自己不接纳自己,爱情找到了,你也很快会找到另一个或几个鄙视自己的理由;如果我们自己不喜欢自己,结婚了,我也依然是个不快乐的人;如果我不爱自己,即使不停地恋爱结婚,我也依然是个孤单的人。
婚姻从来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救赎,而是各自修行的道场,是的,是各自,我不说共同,因为一说共同,我们就又会把责任推给对方,会说,不是我不愿意,而是TA不配合,不配合就对了!对方的不配合正是你需要修行之所在,就是在帮你修行!所以,婚姻的修行,请从根修起,先把自己这颗种子修好,美好的爱永远只会发生在两个能看到自己也能看到别人的生命之间,浪漫期将我们带入婚姻的围城之后,接踵而至无可逃脱的权利争夺期更多的是帮助我们借助对方这面镜子,借助关系里的痛苦,回到根部,回到种子——我们自己那里去。如果试图通过种种办法和手段去搞定去升华关系的阶段,那不过是痴人说梦画饼充饥的自欺欺人之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