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子念小学四年级那年,有一天从英语辅导班回来,在进单元门的时候突然跟我说,妈妈,你知道什么人最幸福吗?我问:什么人?她仰着圆嘟嘟的小脸,若有所思的说:就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呢,这个事情正好是她擅长的,老天就是安排她来做这个事情的,而这个事情正好又很赚钱!我一边哈哈哈的笑,一边忍不住发自内心地赞叹:你怎么这么聪明?确实如此啊!真正的理想一定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比如你天生一副鸭公嗓却励志做个主持人,天生五音不全一定要挑战做个歌唱家,那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起吗?那不叫理想叫幻想!就在那一天,她确定,她至少要掌握四门语言,要上顶尖的外国语大学,要成为真正的语言达人,而且通过自己的专业使得自己能够自由地生活,周游世界!
貌似我的女儿十岁就知道了自己擅长并喜欢的事情,而且知道要赚足够的钱使自己获得时间和财务的自由。但是这一点都没有使她一马平川,实现理想的道理并不因为你的确定而变得轻松,努力和汗水,挫折和失败是必不可少的经历,否则怎么称得上是人生?
高二那一年的圣诞节前夕,一个周末的中午,兰子从学校回来,很严肃地将我叫到她的房间,说要跟我谈一件事情。我顿时紧张,却佯作镇定,像在等待宣判,“妈妈,我要学艺术!”这就是她的个性,直接抛给我一个决定。“什么艺术呢?是播音主持还是美术?”“美术!”斩钉截铁!貌似她已经深思熟虑。我并不反对她学艺术,我甚至在她小学自办班报而且一元钱一张复印五毛钱一张卖给同学的时候,就建议她接受专业训练,以后一定是个不错的出版人或者设计师,但是她白我一眼:“我只是玩玩而已,你表想多了,娘亲!”但是高考在即,离联考不到一年的时间,从零开始学美术,无论怎么说都是冒险!而我最担心的是,她并非真的喜欢美术,只是对文化学习深感无望了,给自己找一条出路。但是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谁说一定要把一条道走到黑呢?
我一周内就给她找了一位非常有经验的美术专业老师,第二个周末她就去上课了,三个小时,完成了一幅素描回来,跟我说:算了,我还是不要学美术了,学美术更辛苦,完全是体力活!我暗自松了一口气!从那以后,她真的破釜沉舟,只有华山一条道了!圣诞周的狂欢之后,她开始整整43周的潜心学习,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整整43周密密麻麻的日计划,记录了她从年级的倒数进入前一百的每一个足印,一年之后,国内一流的外国语大学对她敞开了大门!
上了理想的大学,她却开始质疑自己的理想。一辈子就难道是说各种不同的语言,当个翻译?这算哪门子理想呢?她总觉得应该有更加不同的人生在等着她,没有人逃得过青春期的迷茫,我的兰子也不例外!关于专业,关于前途,关于职业,少不了各种的比较,权衡,各种的诱惑,恐惧,人生有无数种可能,但你只能走在一条路上,比如,你选择留学,就不能同时享受母语环境下的自在和熟悉,你如果觉得语言只是锦上添花的工具,想选择新闻传播这样的专业,就必须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是要深度还是要广度就成了一个问题,诸如此类的选择性难题一直折磨她从大一到大二,而且到了一个高手如云的学校,还要面对自己的平庸,正如她在某个午夜发的状态:想更拼一点,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想make a difference ,想做点什么让世界因为我而有所不同。好像逐渐在惶恐中步入平庸 ,再也不敢大声宣告我也有过梦想
但其实从未停止相信 ,有些东西 ,只要争取 ,就有可能!
这个过程,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它,所谓迷茫,就像在雾中,四处走,四处奔跑,想摆脱迷雾,但是基本上是一场徒劳无功,没有谁是真的走出了大雾,摆脱了迷茫,最终一定是太阳出来,迷雾自然会散去的!有一天在朋友圈看到她的分享:有些改变是缓慢的,到了某一个节点突然意识到曾经迷恋的某种生活状态已经远离和被遗忘
,像一个人格被分裂出来然后离开,无所谓是前进还是后退
,成长从来不是一条直线,迂回盘旋中总有从未丢失的一面,那才是最本真的存在。带给人巨大欢愉的东西常常伴随着同样深刻的痛苦
,无法摒弃大喜大悲的自己也只是在每次挣扎后最终回归平静。这是最好的状态。那一刻我知道,太阳出来了!大二那一年暑假,她没有回家,留在学校一边学口译,一边勤工俭学,
我去看她,她一边吃烤鱼,一边告诉我,妈妈,我决定了,不出国留学了,就考本校的高翻学院。在暂时没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之前,安心把现在的专业学好,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做翻译我既擅长,收入也高,也很自由!多好啊!唉!我是多么现实的女纸!表鄙视我没有理想哦!
亲爱的,我怎么会鄙视呢?我为你点赞!谁说现实就不理想?理想一定是高大上吗?一定是挑战高难度创造不可能吗?一个安心在农田里劳作,专注地播种插秧打虫的老农,其实就是天地间最幸福的人啊!安心踏实地度过每一天,就是理想人生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