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日子两三万多天,我们该要面对多少事情?解决多少问题?,我们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在问题的海洋里殚精竭虑地解决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事情,我们到底是事情的主人还是问题的奴隶?这取决于我们透过问题看到人的能力,我们看到人的功力有多深,我们的自由度就有多大!而看到人的能力又取决于是用心还是用脑,因为只有用心才能看到人,而用脑,一定是只见事不见人,甚至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会直接干掉人以解决关系中的问题带给我们的痛苦难受和无力,看似聪明,实则愚蠢!聪明的是,人都干掉了,关系都解除了,那么因为和这个人产生的问题也就随之彻底解决了!所谓“长痛不如短痛”。说它愚蠢,是因为这种做法无异于脏水和孩子一起倒掉,问题带给我们的功课不完成,我们还会一次次陷入强迫性重复中换不同的人来面对相同的问题。
我们面对问题,不是仅仅解决问题后,就截止;也不是解决不了,就终止关系,然后一拍两散,其实面对问题,我们要看到问题是来呈现功课,是来帮助我们看到人的存在——来圆满自己成就自己的功能!
其实问题真的是个好东西,虽然会让我们很痛苦很难过,可是问题正是透过痛苦来呈现我们的红尘日子里面修行的功课!大脑往往只注重了前者,却对后者置之不理,于是我们的问题层出不穷,可是问题带来的功课就那么几个!当我们把自己该做的功课做了,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这才是对问题最终极的解决!
问题呈现出来的功课,无非这么几种,一是关于和原生家庭及父母关系的功课,这是每个人都逃不脱少不了的,只不过作业的具体内容不同而已,比如节目中的女孩得到的父爱和母爱失衡,妈妈给出的爱太重,爸爸则爱得不够,那么她和父母之间的功课就是如何透过母爱之重和父爱之不足去看到那个多度关注孩子的母亲和对孩子关注不够的父亲,这其实与父母关系的失衡有关,所以说我们与原生家庭的功课都是父母的功课直接导致的结果,但是我们不能强制或者代替父母去做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功课,但当我们看清楚父母的功课,就可以将父母的还给父母,坦然做自己,同时也看到父母给我们的过重和多轻是从何而来,不是故意控制和不给,而是功课使然,反而就会心生心疼和慈悲,重的不再是重担,轻的也不仅仅是遗憾,而是连接接和看到不完美但真实完整的父母的路径!
与父母的功课会直接导致我们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的功课,比如节目中的女孩,因为母爱过重带给她过重的压力和焦虑!而父爱过轻使她在和异性交往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体验,这会造成爱的能力的不足,而且在和男孩子交往过程中,有点重复爸妈的关系状态——在和男友的互动方式和内容也跟父母的夫妻关系一样,是对抗和沉默交替出现型。
女儿一方面继承了父母互动的关系模式,另一方面也承载着失衡关系带来的重担,借助问题,呈现的女儿在亲密关系中的功课:看到了那个焦虑的自己是怎么来的,那么那个其实并不着急自己婚姻大事的自己,如何尊重,和她合二为一?做自己,就是对过重母亲的爱的最好回馈;学习伯伯一家夫妻关系的互动,就是自己亲密关系成长的模板。其实老天对每个人都做了最好的安排,从整体上看,对每个生命的爱都不多不少不增不减的在那里,只是我们要具备看到的能力。
所以功课的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但是最终极的功课其实就是看到,看到人,看到心,看到爱!当我们具备了看到的慧眼慧耳慧心,我们的生活依然会面临各种问题,但问题不再是牵制我们的枷锁,而是让我们看到自己和别人的镜子和连接自己和别人的路径!问题获得了终极的解决,而我们则获得了自由和圆满!那样活着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