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在学习上出了问题,中国的家长往往只是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孰不知问题的根源往往是孩子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作为家长,我们有多久没有安静下来陪伴孩子,有多久没有倾听孩子的内在心声,他/她在学校经历的种种事情。孩子是否也成了只是天天见面,而内在早已陌生的子女。
师生关系糟糕,感受不到尊重,聆听和懂得,对于敏感孩子的玻璃心,会一击即碎,一碰就破。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威权人物对孩子的不尊重,否定,甚至嘲笑,这些伤害的行为会让孩子感到生气,失望和自卑,孩子很容易会得出自己不被爱,也不值得爱的结论。威权人物对孩子的伤害,其实也是在复现他们小时被成人伤害的场景,只是自己在有意无意伤害不会觉察。和同学关系的隔离,会让孩子体验到不被接纳,不被欢迎的糟糕感受,也会随即产生很多负面的判断。这种被同学排挤的感受,反过来也会影响孩子对同学的不接纳,不欢迎;如同节目中的孩子,用抵触同学的碰触来表达对同学的不屑和疏远。
学习不好,成绩下滑,往往不是孩子的学习能力下降,更不是孩子主动学习的愿望减弱,而是提醒孩子的关系需要调整,需要重建。期待和老师拥有美好关系的孩子,当发现老师并没有尊重自己,懂得自己时,要很诚实的看到老师并非是一个有能力拿出爱的人,就可以开始检视自己的亲密关系,比如和父母的关系,可以告诉自己:这种充满期待的美好关系,自己和父母之间已经拥有,自己的支持系统已经满足了,那么就可以放下对老师的期待,从而回到和父母的关系中去。于是老师可以只做好教学,并不一定要满足孩子美好的期待,也不需要为孩子的关系负责,如此,孩子和老师同时解放了,一起获得了自由。同学的关系基本上是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他们要一起经历各种考试,一起长时间学习繁杂的科目,一起追逐打闹,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往往是孩子和他/她自己关系最直观的的反映,美好的同学关系基本上是快乐的,愉悦的,充满了理解和懂得;而糟糕的同学关系充满了嘲笑和隔离。当同学关系糟糕时,可以多去看看那些即使大部分同学在咧嘴嘲讽,仍有一些同学双唇紧闭,默默同情;当自己碰到困难时,去看看在不经意间帮助自己的同学,甚至挺身而出的同学。当我们开始关注到这些的时候,就会发现闭嘴中的美好,沉默中的懂得,不经意间的支持,整体的真相就会慢慢的浮现。
与空巢老人和处于中年危机的中年人一样,青春期的孩子其实也是世上最不易的三大人群体之一,既要努力学习各种不断难度加大的学科,还要分心去经营自己的内在关系,平息成长过程中惊心动魄的挣扎,惊涛骇浪的冲撞,难以言说的重负。当孩子透露心声时,往往还被成人一笑置之:为赋新词强说愁!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的支撑永远是孩子最需要的最温暖的爱;老师,社会人和父母,对每一个孩子的精心呵护,是对孩子一份最好的爱,也是对自己最好的爱,也是对这个世界最好的一份爱,爱这个世界其实一点也不虚幻。孩子在学校里所经历的种种痛苦和欢乐,其实是提醒孩子慢慢的恢复感受和情绪,帮助孩子看到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接纳本真的自己,学习成熟的分离和真正的承担。开学了,愿家长和老师陪伴着孩子慢慢一起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