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解决问题式沟通---分析利弊,比较优劣,逻辑思维第一等等,直接导致“人”的消失,事情往往也得不到和平解决,最终要么一方妥协,要么一方不表达,或者两人争吵,转变成对抗式沟通!
对抗式沟通就是只是听到语言表面的意思,被表面词语的能量弄动做出的被动反应——陷入是非对错的论战里-----一定要让对方明白你说错了,我不是你说的那个样子,你不应该这样说,不是我不从善如流,而是你说的不对……其实都是在感觉到被攻击之后的自动反击。
对抗式沟通中,双方的表达都只是在捍卫自己,并非在呈现自己,只是在过度保护自己,是封闭自己,而非敞开自己。对抗式沟通中,只是局部的听到,而非整体的听到——完整听到对方表达的真正意思,只是表面的听到,而非真正的听到——表面语言背后的潜在表达,对抗式沟通,更会直接跳过对方的情绪,直接忽视对方呈现的感受,于是乎制造一个假象——对方很清晰在面前,我们在跟对方说话,其实对方早已经物化成一个凿子,或者一把刀,或者一根鞭子等---让自己疼痛的工具而已!这种疼痛其实是你早已感受过无数次,对方只是再次触动你的伤口。当下的双方其实都消失了,是伤口在对“凶器”说话!
对抗式沟通,对于开始有觉察能力的人来说,也包含着巨大的慈悲,是疗愈的契机---借助对方再次触动伤口带来的疼痛,往内看,就能呈现原始的场景,原型人物,原始的事件和后来累加上去的事件……回到原始场景和原型人物那里去,原始伤口就有可能疗愈!可是令人扼腕叹息的就在于,我们往往直接把眼前的这个人当成了“原型人物”,发生的事情当作原始事件,我们直接跟对方对抗!听不到其实是伤口在表达,在呼唤你回到原始事件里去。
亲密关系要放下对抗,进入良性沟通,要从听开始。当你感觉到被指责被攻击被判断,你感觉自己又被弄动了,请保持觉察,放下“我执”,开始聆听,将自己的委屈、愤怒、心酸等等暂时放在一边,腾出空间容纳对方的东西,就意味着真正沟通随时可能会发生---你在呈现对方,对方也会呈现你!
将自被弄动的情绪暂时放在一边,和做自己、爱自己一点都不矛盾!真正的你不需要去保护和捍卫自己,那个渴望被看到和懂得的你反而被呈现出来,当你聆听对方,你把对方也会带入聆听你的节奏中,你所渴望和期待的就此发生了!聆听,意味着你不因害怕恐惧等而过分保护自己,意味着你和自己的内在是和平相处的,于是你把和平也带入到和对方的互动中,你把安静的你交给了对方!于是你在聆听的那一刻开始就在关系中已经在创造和平和安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