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人说:如果爸爸(妈妈)都不爱我,不肯定我,我怎么可能相信我是可爱的,值得被爱的?似乎爸爸妈妈是理所当然为我们值得被爱的价值感存在感背书的人,盖戳的人,是当仁不让的鉴定者和证明人!一个不被父母肯定的人似乎就是一个游走在世间的不合格产品,无法进入正常的流通一样。
我不否认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的忽略、比较、鄙视、打压等诸多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之深,伤害之大。但是当我们回望自己的过往经历,看到那个受伤至深一直被我们藏着不敢示人的内心小孩,作为成年人,我们有没有想过,那个小孩是否值得被爱,真的需要被鉴定被证明吗?世间万物的价值真的可以被衡量被比较吗?
你看那参天大树旁边为求得一线阳光而不得不左屈右伸斜枝旁出的小树抱怨不公放弃生长了吗?你看那墙角的苔藓因为得不到阳光的眷顾就感觉无脸见人消身匿迹了吗?小鸟可曾嘲笑那棵长得歪七梭八的树:“你怎么可以长成这个样子?”阳光下的雏菊是否会不屑和那绿油油滑腻腻的苔藓为邻?一场台风,将那棵笔直挺拔的参天大树拦腰斩断,树会辱骂那该死的风吗?一场大雨,将美丽的雏菊打成七零八落,苔藓绝不会幸灾乐祸说:你也有今天?自然界和谐共生的万物在无言地告诉我们——一切皆如是!存在就是美!所以,所谓值不值得爱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世上不存在不值得爱的事物!如果你觉得有人不爱你,你觉得不被爱,那绝对不是因为你不好你不值得,一只脚踩死一只蚂蚁,你不能说那是蚂蚁的错,谁让它太弱小太不起眼呢?只有人类才会说出如此自大蛮横的话!
当我们是一个孩子,我们把父母看到天,但是在更大的时空里,每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万事万物都是造物的孩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原本和一只草狗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按照圣经的说法,人类正是因为偷吃了分辨善恶的智慧果,才犯下了原罪,成为宇宙间活得最最痛苦的物种。
既然是原罪,大概是身而为人不可逃脱的宿命,我们一生来就是要爱的孩子,要求一个百分百的好父母,可惜如愿者甚少,你有见过谁对父母百分百满意的吗?即便是佛陀,身为王子,受到无微不至的照料和保护,也最终出逃,并在菩提树下悟道,证得人本自具足,自有自心本性,只是被无明所覆盖而已。就是这么吊诡,人因为分辨所谓善恶而陷入无明。
所以当你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肯定、鼓励和爱,如果父母或者其他人曾经给过你严厉的批评、粗暴的打压、雪上加霜的辱骂……那种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或者瞬间人间蒸发的感觉令你都不敢正视自己靠近自己,甚至下意识地惩罚自己作践自己,将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其实这一切都是那个被你藏起来不愿曝光不敢见人的内心小孩在操控,只是为了提醒你去看到TA,当你终于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当你终于转身去看到那个躲在角落里低头不敢见人的小小的自己,你会又羞又恼,又气又怜,你甚至都不忍卒看,不愿靠近,当你将责任归结于曾经嘲笑、打压、鄙视TA的父母——连父母都不爱我,我怎么可能相信并遇到真正爱我的人!你知道TA内心里在说什么吗?TA在问你:你爱我吗?我就是你!请问,你爱我吗?
请你停顿30秒,然后诚实回答!你爱你自己吗?这个世界上,真正跟你如影随形真正跟你最近最亲的人,不是父母,不是配偶,不是孩子,不是任何其他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所以世界上最可怕最悲惨最要命的不是父母的辱骂,不是配偶的反目,不是孩子的离开,而是你和你自己相见不相识,相识不相认,相认不相爱!
问题的症结真的在父母那儿吗?如果你都不爱你自己!即使全世界都爱你,又有什么用?!!按照你的逻辑,一个自己都不爱自己的人,父母又怎么会爱TA呢?当你都不爱你自己,你会抗拒所有的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其实是个爱的绝缘体。
人生最大的功课,就是,爱自己!!无条件地爱那个本然如是的自己!不管TA是什么样子,不管TA经历了什么或者错过了什么,不管TA得到了什么或者失去了什么,不管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状况,都牵着TA的手,不离不弃,对TA的爱,不增不减始终在那里。这就是爱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