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者必须是一个十分关心“心”的人

(2013-09-18 22:33:26)
标签:

教育

分类: 亲子关系

    因为心的观察学习的对象,对于心,并不重要。因此,教育内容之于教育也并不重要。教育内容虽然决定一个小孩将来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比如,你重点给他物理学知识的教育,他将来可能是个物理学家;你重点给他化学知识方面的教育,他将来可能是个化学家;你重点给他外语技能教育,他将来可能是个翻译家、外交家或其它……但,无论他们是什么家,是什么身份,他们不痛苦吗?他们人生没有烦恼吗?他们学习的那些知识、技能、学问能决定他们的人生不苦吗?倘若人生活着是为了快乐和不苦,如果这样说是对的——那么,一个人一生所学习的内容就不重要了。

    你的小孩将来或许是个化学家、是个物理学家,或是个什么其它类型的科学家,但他如果骨子里、根子里不是个轻易能快乐的人,他是什么又有什么用呢?人类的教育应该指向于如何做一个快乐无苦的人,而不是成为什么家或变成什么身份。

    外在世界是通向内在世界的一座桥。心一生所有的努力、找寻和旅行,都是为了踩着那些外面的桥回到它自己里面来。教育就是这样一种心的跋涉。踩着物理、踩着化学、踩着自然科学的桥或垫脚石,最终心是为了回到它自己。教育是给予“心”一些礼物,但现代整个社会的教育重点却放在了礼物而不是心上了。这是严重的颠倒。在那向外的梦幻中,心停留在外部它痴迷的事物上,而忘了回到它自己。现代的教育基本都是指向外的,而教育者本身也都迷失在外部世界和外部事物上。他们关注学生的外在生活,胜过关注他们的内在生活。当然,对于他们自己也一样。他们不了解内在生活(心),也不知道如何去那里。

    作为教育者,你能不能不关注你的小孩学会没学会钢琴,学好没学好绘画,或他的某科成绩如何,而关心他现在是不是一个快乐的小孩?他是如何对待他生活中上的困惑的?他有烦恼吗?他对困难是什么看法?你教给过他吗?一个人一生学什么专业或成为什么,只是个游戏和游戏身份的不同,相比较他的身份而言,他是否是个活得安宁踏实的人更重要。教育者们应从关注教育的内容上抽离回来,来关注那被教育者,那接受教育内容的“心”!教育者必须是一个十分关心“心”的人,否则,他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