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爱与接纳自己----冯志梅

(2013-08-20 22:38:12)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我的儿子读幼稚园时,一天他对我说: “ 妈咪,我觉得我们班的某某某好可怜耶! ”“ 你为什么觉得他可怜? ”“ 因为他对老师说,他很不喜欢他自己。如果我不喜欢别人,可以跑开,不要跟他玩就好了。可是如果我不喜欢我自己,我没有办法逃走,不跟自己玩。 ” 我那才 岁的孩子说出了一个人生的原则或哲理。一个人如果不喜欢他自己,他不享受和他自己相处,他是一个很可怜的人,因为人是没有办法逃避自己的。 
   一个人对他自己的看法远比别人对他的看法来得重要。所以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远远超过别人对你的看法。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评估和认识称作自我形象。自我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自我形象是在你幼小的阶段,严格说起来是 0-6 岁,放宽一点就是 0-10 岁或 12 岁,这个阶段里面你周围的亲人对你的看法直接影响你对你自己的看法。简单地来说: “ 一个孩子透过父母亲的眼睛看他自己。 ” 父母亲怎么看他,他就怎么认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父母怎样看一个孩子,就在同时塑造孩子对自己的看法。  
    我儿子小时,我和他玩一个游戏,我把他抱在我的腿上,我会问: “ 小琪你认为妈咪爱你吗? ” 他会说: “ 妈咪爱我。 ” 然后我会说: “ 如果你今天出去,看到别人的脚踏车,你无理取闹,你去踢别人的脚踏车,你欺负别人。你回来以后,我知道了这件事情,你想,妈咪还会爱你吗? ” 他不太确定地看着我说: “ 我想你就不爱我了。 ” 我说: “ 你答错了,妈咪仍然爱你,但是你要把手心伸出来,我要打你一个手心。 ” 接着我又问他: “ 如果你今天出去,你去抢别人的东西,回来让我知道了,我还会爱你吗? ” 哎呀!他有点不太确定了,好象这个比较严重,抢东西比踢人家的脚踏车要严重。他说: “ 我想,你就不爱我了。 ” 我说: “ 哎呀!你又答错了,我仍然一样的爱你,但是这一次我要打两个手心或者两个屁股。 ” 哇,这个时候我的儿子就开始觉得有趣了,他说: “ 妈咪,那我问你,如果我今天出去,我又打人,又踢人,又抢别人的东西,又撒谎,我回来以后,你还会爱我吗? ” 我说: “ 你认为呢? ” 我的儿子这个时候就打个赌,冒个险,说: “ 我想你还会爱我的。 ” 我说: “ 答对了。 ” 我就紧紧抱着我的儿子说: “ 但是,妈咪这次会打 3个大屁股,可是妈咪还是会爱你。 ” 我的儿子在我的怀里松了一口气,你想他会从此天天出去骂人、打人、踢人、抢人的东西、撒谎吗?不,他在我的爱里面有完全的安全感,以致于他认为他应该按照我对他的期待去成为那样的人。他透过我的眼睛看他自己,他知道他是一个宝贵的孩子,他知道他的价值不等于他的表现。  
  可很多人会误以为,我的价值等于我的表现,当我表现得不好的时候,我的价值就降低了。当我钱赚得不够多,社会地位不够高,学历不够好的时候,我就比那些在这些条件比我高的人要来的没有价值。我们的社会给我们这样的观念,以致于我们自己有这些错误的评估,而导致我们有不良好或者是不好的自我形象。  
  如果你的父母和别人这样造成你今天对你自己的看法,我们现在知道这只是他们的看法,他们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并不是他们以为的那个样子。并就此开始认识并呈现真正的自己,接纳和爱上真正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