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
(2012-05-07 15:52:12)
标签:
教育 |
亲爱的亚新老师你好:
这次课上让我感悟很多,老师你是那么的和蔼可亲,真的是很感动。我感觉这多年来我没有活出自己,我把真正的我丢的太远了,这估计和自己从小成长的因素有关吧!
我是出生在农村家庭的孩子,记得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爸爸那时在上海打工,妈妈一次出上海玩后感觉在家种庄稼没什么钱,就决定也去上海打工。他们这一走留下的我和妹妹,考虑到自家的爷爷奶奶年龄较大,就把我和妹妹送到外婆家照顾。这样一来我就离开了自己真正的家,在外婆家他们都对我很好,但是不管怎样还是没在自己家感觉好!
老师在讲人的一体化关系时,说到父母,在场景中看到他们为我们兄妹俩操劳着,他们自己过得很节俭,看到他们一天一天的老去,他们过的的也不容易啊。此时的感觉我像麻木了样,是又爱又恨的,恨他们以前怎么这么不理解我懂我。这也导致我和他们的沟通很少以至于我变的很沉默,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不说出来。 现在感觉这样很不好,要改掉这坏毛病,我感觉很难,感觉很害怕,害怕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怒悲哀。
这多年来自己过的很不好受, 我好像什么事都是委屈着自己,没有真正听从内心的声音。 我在家人面前就是个好孩子从小到大没让他们操什么心,但这不是真正的我,在他们面前我不敢犯错,要是犯错了爸爸还好说,妈妈会埋怨死你,不停的唠叨。好多事情必须由她的性子来做。
妈妈是个急性子,爸爸是个慢性子,这样的性格他们也是经常的吵架。
可能就是一点小事就会争吵起来,他们的例子我感觉和ZJJ他们的例子有点相似。妈妈就像这家的顶梁柱,不管大事小事操劳着,而爸爸除了在外赚钱外其它什么事不做,连平时自己的衣服放在哪都要妈妈找好。
就像个没脑子的人,有时妈妈还说还不如我,这是依赖惯了还是就是这个性子咯。
我希望通过我的学习能够帮助到他们,以前的太多太多我不会去和爸爸妈妈计较其实他们也不容易。
他们是爱我们的只是爱的方式我们接受不了。我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找到自己,我不管做什么事喜欢自己单独做就是平时逛街我都喜欢自己一人,人多的话感觉不自在,除非是个很懂我的人在一起不会有这感觉。
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妈妈去上海玩不久我在家和自己的伙伴玩耍中被同伴撞到胸口,那时爸爸妈妈不在家就奶奶带我在自家村的叔叔那推拿了下就这样也没管,再后来我上初中了也不知是学习的紧张和压力还是自己的伤没好,但是自己去医院检查也没检查到什么问题,那时的我正是在上初中学习压力也大,再加上父母不在家平时有什么事也没一个好的倾诉以至于自己的胸口闷不舒服,这似乎是恶性循环,我越是想这方面的事(如何医好我胸口不闷使我能全心突入到学习中去)越是自己不舒服,在那个紧张的学习气氛中我不晓得失眠了多少个夜晚早上还得早起早读。这样的效果我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啊!我想把成绩搞好但是我自己是很无力样,越是挣扎越痛。我总在想如果没有这种事我将是多么的好啊,可以考上好的高中, 但似乎这是一个不解的迷,越这样想自己会越不舒服。那个时候因为这去医院看了都是没什么问题但是这没问题就是人不舒服,再加上那时我只要胸口闷的话和家人说要他们带我去看医生就会遭到埋怨说都检查了没什么问题看你吃饭各方面也还好,说我自己太不小心,我当时是死的心都有了,其实我现在想想我是什么都没有,当时是学习压力太大吧,自己不希望有其它干扰的因素,以至于我把这看的很重,但父母又不理解,给当时我那幼小的心灵留下莫大的创伤啊!我认为我是一个缺乏情感爱的孩子。
如今的我今年参加工作了,在职场上各方面表现都还可以,唯一我觉得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有阻碍的是很好的处理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和他们保持愉快的情绪。做到一个很受人欢迎的人吧,我不善于主动和别人打成一片。这些我认为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成长有关吧,写的有点乱老师帮助分析下吧,给我指点下。
亚新回应:
第一堂课,往往会是一个破碎固有模式,动摇过度膨胀大脑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让人混乱,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质疑过我们聪明能干的大脑!而一个从未质疑的东西,往往有我们从未发现的宝藏在里面!我想我们的心,就被那未曾质疑的大脑覆盖和遮掩着,以致于我们从来没有把心当回事,再说看不见摸不着全凭感觉的东西,怎么靠得住?可是这个世界偏偏是靠心连接才能美好起来的世界!于是,我们让心显现,让心灵声音出来,尊重内心的声音,就显得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你开始去看到父母,即使里面依然有你的判断和分析,你的内心已经开始复苏,恭喜!文字后面,你描述的是一个担心自己身体的丫头,如果医生经过检查,没有问题,那么请相信这个结论--你身体真的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