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耕种心灵花园

(2011-10-09 00:05:05)
标签:

杂谈

亚新老师:

  开始提笔写下自己的心灵历程,像个不得不完成作业的小孩子一样,带点被迫的意味,因为懒惰的缘故,很久没有用文字梳理过心灵的沃土了,很多地方已经杂草丛生了。但还好一旦有老师督促,自己也是个很懂事的好学生,因为深知这份作业对自己意义之重大,所以会很慎重很诚恳地对待所写下的每一个字,那必须是我心灵深处最恳切的感受。

 

  想来心灵成长团队,是很早就有的念头,自从听了老师的节目,就很渴望得到老师深刻的贴心的直击人心灵的帮助来分析人生的困惑。但也一直犹疑,主要是时间不充裕,再加上在生活中碰到矛盾时,习惯性地会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只自己成长了,别人还是没改变,会对事情有帮助嘛,一直这么想着,直到在第一次课的前一秒钟也还疑惑着吧!

 

  终于见到亚新老师,终于见到同学们,很亲切,很轻松,甚至有点很熟悉的感觉。刚开始互相认识的过程,很简单寻常,就像我经常和我的新学生在一起时也会请大家来自我介绍;但又很不简单寻常,因为老师要求大家当时就能完成对号入座的游戏——把每一个同学的脸和名字联系上。本来作为老师,我还很满意自己对人的识别力的,总觉得自己对本班同学的熟悉度比别的老师做得都好一些,因为用心了。可在第一课的这次游戏中,感觉自己还很有差距啊,因为只经过大家的一个自我介绍,就马上记下大家的名字,我的记忆力受到了挑战。记忆力固然有待提高,但我觉得关键是要用一颗心去聆听每一个人的介绍。也许联系得太多了一点,也许老师只是想让我们更快地互相了解,但身为教师的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值得借鉴。试想别人一见你,就记住了你的名字,你一定是倍感尊重和重视的。对学生如此,对任何人都一样吧。

 

   真正的心灵涤荡来自于下午的课。心灵成长的课,需要关注的是一颗心。那么“心”到底是什么,是指当手摸左胸口,感觉到的那一颗砰砰跳动的心嘛。显然不是。那只是我们最重要的身体器官。我们要关注的“心”,是我们的情绪,感觉,比如高兴,难受,委屈,生气,兴奋,紧张等等。这份心是从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就伴随我们的,与生俱来的能力。可回忆一下活了这么些年,年纪越往大了走,好像就越不重视这颗心了。孩提时,不高兴了就会立马哭出来,情绪表达了,人很快就轻松了,所以为什么小孩的脸是最善变的,哭与笑只在瞬间;可长大了以后,渐渐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先不在脸上表达出来,可能在心里给自己说说,后来可能连心里都不停留一下,直接压制住,不让情绪出来,大脑告诉自己:“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要哭,不要难受,不值得……”。当时情绪是压抑住了,好像人也恢复了平静,还暗暗觉得自己成熟了,承压能力更强了,下一次情绪来袭时又故伎重演。可渐渐地你会发现人虽然好像对什么都波澜不惊了,可是会生活得越来越没有激情,或者会突然无缘无故因为很不起眼的事情爆发,连自己都觉得不可理喻。一定会为这种生活状态烦恼,痛苦,为自己的命运叹息,难道是自己命不好,遇人不淑,遇事不顺,既是命中注定,只能被动接受了。继而继续这种状态,可是积压的情绪会越来越多,甚至导致大脑都被左右,会控制着自己的想法走向偏激,自私自利极度发展,甚至残忍与暴虐,那就是为什么会有许多的人生悲剧发生的根源了。现在的我似乎把这一切想明白了,因为我们没有照顾到自己的心,连自己的心都背叛,都不重视的人,怎么能够给予周围人以爱呢。这就是亚新老师所说的“看到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吧”。真正重要的不是脸上挂不挂着笑容,而是你正视自己的心的每一份感受,让它出来,不论是开心抑或难过。那是真正地对自己好!

 

  如果对自己好了,那么也请对别人好。因为老师告诉我们:“你的难受和别人的难受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任何人的情绪和感受在本质上说都是一样的。”在老师创设真正场景般地问我们大家“你的难受和他的难受是一样的嘛”,我的眼眶都湿润了,我好像真正体会到了别人的难受,看到了那个他。既然他和你是一样的,是一体化的,那么为什么不好好爱他呢,就像爱你自己一样。从道理上来说,岂不就是说:“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可却远远比大脑告诉你的这样一个道理来得说服人,因为我不是在爱别人,在心疼别人,而是心疼自己,因为他即是你,你即是他啊!

 

  心灵涤荡中,我已感觉自己的世界完全换了一个面貌;可在接下来的冲击中,我更感受到了从未感到的心灵震撼。

 

  亲耳听到一个很伤情的婚姻故事,有点像小说的情节,却是真实发生在我周围的同学身上。我本是个最容易感伤的人,一看到XH(夏)哭诉着开始讲述,自己就被带进去了,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然后接下来的情景再现,让XH完全投入进去,也让我们大家仿佛和她一起在感受那份无法言语的痛苦。不过回合久了,我也的确非常困惑,一个是XH说话的那份不真实,的确很像是背台词的感觉。肯定不是她真的在演戏,也许只是她性格使然,客观地说一开始我是很佩服她这种娓娓道来的讲叙的,好有条理的感觉,但在一般人看来,不能理解的是如何在自己的切肤之痛中还能如此组织语言,是不是就是所谓的“没有看到自己,没有真正和自己在一起”。爱自己也不容易啊!

 

   再一个困惑就是,我们都可以看到XH的问题在于没有好好爱自己,可是面对这样的可怜的境遇,谁都想知道她该怎么办呢?好好爱她自己,让自己压抑的情绪出来,然后也看到她老公,他也有他的难处。可是假设一切都已有既成事实,他的确有另一个她,也铁了心想离开,又该怎么办?也许也很简单,就潇洒地放手呗。这时我曾经的那个疑惑又出来了,即使我们自己已经全然改变了,对方却没有任何改变,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呢?就像亚新老师讲的那个为了去武广购物而痛骂自己老公的女人的故事。假设那个老公是个很有觉察的人,他会觉察自己的感受,也会爱他老婆,可他老婆却始终是这样一个作派,他是不是就不停地在听自己,原谅别人的循环中生活下去呢?迷茫中……

 

   心灵的成长是受用无穷的,当然现实的生活总是那么的错综复杂,除了心的力量以外,很多生活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就记得亚新老师曾经说过:“夫妻间最好是不要选择两地分居。”XH的经历是不是又一次告诉了我们。只希望她和我们大家都能幸福!

 

                                                       LLL

                                                       2011.8.18           

亚新回应:

看来你的第一节课收获挺多的。感觉你顺着课程在不停感受和思考。

 

回去后,你带着心了吗?带着的这颗心,感受到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活情境中和我们有亲密关系的人,十个左右已经是很多的了。我们一辈子在这和这十个人在打交道,我们怎么就越活越痛苦呢?因为我们的心,冬眠了。唤醒它,它有婴儿般清新柔嫩的脸,却又百岁老人一般洞彻世事的智慧,它有柔软灵活极富弹性的性情,它有包容一切的浩瀚,它有安静呼吸的时刻,它有聚焦一点的专注.....它没有眼睛,却看得极为透彻和清晰;它没有耳朵,却在喧闹中清晰听到细微的声音....我们要做的是相信它,信任它,每天给它擦拭灰尘。

 

继续往前走啊,美丽的L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忐忑
后一篇:心和脑的交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