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感
(2011-03-07 19:59:13)
标签:
杂谈 |
心灵滋养着大脑
以前在学校有多的时间看西方哲学书的时候确实是会有非常棒的感觉,人进入了一种非常亢奋的思考状态,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就会觉得脑袋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西方哲学中那种不断细分分割的思维方式让我感觉心里总有一股东西被压抑着,尤其是有一次体验非常明显,有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邓晓芒教授讲授黑格尔思想的课程,初听之时感觉这家伙的观点确实把自己一直困惑的一些问题解释的很不错,但是课程听久了之后有些想不通了,很多时候一个问题解决不了了,就把他细分为几个相互独立又有关系的元素的合成来解释,再不行就接着细分,人的大脑就是分割的,弄的我头真的是痛死了,觉得自自己的眼神都是干枯的,所有的精神都是被这不断分割的理性思维给消耗殆尽了,正巧那段时间是功夫熊猫上映的档期,我从隔壁宿舍同学拖了一部来,放在电脑上宽慰脑袋,随着故事的推展,我渐渐感觉到那种清新自然的力量从心里透发出来,整个人都舒畅至极,和几个小时前的闷闷不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没想到,美国人能把我们中国人的东方哲学理解的这么好放进一部电影里,或许他们也厌倦了自己的西方不断分割式的只是用脑理性的对外在物质世界观看,渐渐将解决的办法转向了东方哲学的道家佛学等思想,开始关注于宏观式的身心内外一体的观察方式,而人本主义在美国的兴起也就吻合了这样一个势头才得以发展,话说回来,当初我看那些哲学书看着总觉得被压抑,停下来我又想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我给自己在别人的智慧之书中找到的一个好的解脱是---智慧因爱而生,今天老师讲的一句关于头脑和心的关系的话终于点拨了我,让我找到了更好的答案:“心灵滋养着大脑”,其实我还想给加上一句-----大脑的运用最后是为心服务的。
人本/超个人心理学
生活中或许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验:很多时候自己用头脑都知道一件事情应该这样做,那样做,但是很多时候自己却不一定有动力去做,因为前者是给机器人做事的方法,而后者才是给【人】做事的方法,如果我们内心并不喜欢它接纳它,做一件事并不不能获得我们内心世界持久延绵不绝的动力的,那么做下去的动力就永远只有来自一时的外在,避免父母的唠叨,老师的训诫,高高的薪水却要透支体力的工作,遥遥无期的未来的期盼。。。。我们永远都不会成为“自己”,而是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别人”,却苦苦纳闷为何永远也达不到有些人的高度,唯有暗自感叹自己没有他人的命运。其实“命运”拆解来看,命左是“口令”是老天给的,而人能做的就是发现自己的拥有的命,自己的才能,好好把握它,将它运用好,此“命运”的解释甚好,是我听讲授黄帝内经的徐文兵老师的个人理解,在此偷用一下,嘿嘿
参加培训之前自己到心灵成长的博客看了一下,发现老师以前参加的过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的培训班,好奇的我转而来到这个机构的官网发现它提供的培训是人本/超个人心理学,关于人本/超个人心理学,网站上是这样介绍的:“人本与超个人心理学其是一个将东西方的智慧结合在一起的一门学问,因为以精神分析、行为与认知为理论基础的心理学,是以西方的二元分裂思想为主导,在面对来访者容易形成治标不治本的现象,西方的心理学家都为此而头疼。人本与超个人心理学则是将东西方尤其是道家智慧整合在治疗中,将身、心、灵的一体观充分体现出来,为人类,为所有存在的和谐共处而努力。”
在上课之前稍微了解了一点点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就我所理解的那一点点来说的话,感觉如果说精神分析是将人的情感细分为各种具体的情绪状态,以挖掘患者过去的精神经历,发现其精神动力的构成中埋存的问题因素来影射现实的暂时凸显的问题的话,那么它还是没有跳出经典西方科学的分割的理解方式,它将会为未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得不发展出无穷尽的理论解释,发展出各种各样的心理流派,为咨询者打各种各样的“补丁”,它并它有想过人的这些各各样的情绪是透过什么产生的,他们的本源又是什么,或许我们只要维护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人就会自然而然的有各种各样的积极情绪,让人自身成为自己的守护者,内建的小循环,所以它们仍然没有做到从一个宏观的整体的方式来考虑人的精神状态的产生与维护这样一个思维方式,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老师在开课之初所要表达的:为着生命感而来,而不要仅限于自己一时到的问题,问题只是生命展现的形式(这不是原话,只是我大概的总结,不知是不是老师的原意)
一体化
课上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内容是“人关系的一体化-----------人的情绪是共通的”,人和人的沟通过程中,如果想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最终是要往他人的情感深处走的,这句话听着很熟悉是吧,不过听多了听着就没感觉了?不要紧!我们换个说法————也就是自己能够体验到别人的情绪,陪伴Ta,陪伴Ta的情绪与感受,Ta才会真的觉得自己被理解,被接纳,面对一个能这样理解自己的人,任何人的内心都不会拒与他产生【真正】的联系,这样自己才能与Ta做到正的交流,做到心与心的沟通。
上课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没想明白啊,人如何才能做到不管原因真的做到体验到别人的情绪,看到别人伤心,我们已经自然的养成问为什么啊?怎么啦? 真的不习惯不问原因直接做到是体验别人的情绪,自己还是需要透过别人讲解事情原委才能勾起自己经历中类似事情带来的情绪反应,才能达到共情,理解他人,这是个问题啊。
最后好吧,不得不承认当时自己上完课的时候是有很多体验感悟要说的,但是一直拖着,直到今天才写,那些浓烈的想法也逐渐变淡,淡的让我已经不能再把它们抓回来了码成一个个的字了,就只好拿还做了点笔记的那么两三点深挖,再和以前自己的的经历和困惑放在一起展开,这让我越发明白一个道理-------将上一周末所学的内容运用到日常里运用所要面对的困难了,除了在刚刚上完课时及时写下心得收获,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学到的东西,针对实际中可应用的场景总结成可操作的内容,在反复运用中真正掌握,而不仅仅是听明白课上的原理,这或许是这一堂课给我的另一个收获吧。
如果大家有更多兴趣了解黄帝内经的话
在百度上搜索一下“黄帝内经 徐文兵mp3”这三个关键字就可以找到很多资源的,希望你喜欢^_^
亚新回应:
哈哈哈!看你的文字,就看到一个特别认真而努力且刻苦的“人”!哈哈!还是忍不住笑啊!你的认真劲就像是努力在摸索大象的可爱家伙!不过我在想,继续摸索,你会慢慢拼凑出属于你的真相“大象”来的!我们的大脑已经非常厉害,大脑的聪明才智已经慢慢发展到了让人自己都很敬畏的地方,可是天下并不太平,依然战火纷飞,依然倾轧不断,依然壁垒森严,古时的弓箭一次只能杀一个人,到现在,按动一个按钮,数以百万计的人都会灰飞烟灭!这是进步吗?那只是杀人手段的进步,可那是进步吗?不是,因为本质上都是杀人啊!
人类一直在这样的矛盾中前行:一方面科技突飞猛进,一方面心智依然低下!于是,你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大脑和心智的较劲!人类让心出来,让爱出来,世界会安静温馨,让大脑出来,尤其是让大脑掌控了一切地盘,就只剩下一条腿了,人类走起路来,必然是蹒跚趔趄,甚至是摔跟头,那是一定可以预见的啊:几次世界大战不就是人类在摔跟头吗?
很多手段进步了,抗争的手段也跟着鸟枪换炮!走在很多地方,比如健身房和迪吧,你看到的依然是大脑和内心的交战,或者大脑和心灵的之间彼此的爱恨交织!所以我们要的是开始专注于心灵,专注于内在,我们不那么外求,我们受到的牵引和控制就会减少,身心灵的整合是每个生命要走的路,这是我的个人狭隘之见!
对于你的困惑,不要经过大脑,当你看到一个人在那里恸哭,你内心是什么感受?提醒你,是感受,不是分析和思考,或者好奇什么的,只是问问你的感受?那种恸哭的感受你可曾经历?那种痛苦的样子让你有什么感受?如果已经过大脑,你就走上了你的分析和判断之路,当你的心有感受出来,你不用知道事情的起因过程结局,你就已经在联接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