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练习:聆听与表达
(2011-01-11 21:27:14)
标签:
情感杂谈 |
反思理解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回想你与另一个人亲密对话的某个时刻。你打开了自己的心扉,你们都在饱含深情地分享着,聆听着。是什么让你理解了他?理解和亲密是什么关系?理解和情感又是什么关系?
注意你发怒时是如何聆听另一个人的观点的。当你生气时,你是否真正在聆听别人所说的话?在发怒的过程中,尝试集中注意力去聆听,然后看看聆听会如何影响你的愤怒。这种练习教会你去聆听以及理解他人了吗?
反思你所拥有的一段有意义的、充满深情的关系。什么会阻碍你比现在更为投入地去聆听那个人所说的话?你为什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反思是什么妨碍了你全然地、真诚地投身其中。
练习聆听好朋友或你爱的人所说的话,不要做出任何回应。记得点头表示认可但不发表你的建议、观点或解决方案。不要判断或批评这个人,也不要判断或批评他或她正在说的话。观察你自己的倾向,察看你是如何放弃聆听去构想某种意见的。避开内心的各种噪音,静静地聆听另一个人所说的话,留意这些话对你有何影响。感同身受地去体会对方的痛苦或快乐。这一次,你的内心会对这个人的情感或生活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反思你的偏见。你内心的哪些地方还有偏见存在?你是否会在难以容忍的情况下假装对人宽容?你的偏见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如果与你的自我形象不符,偏见将很难存在。有了这种偏见后,你的自我形象的哪一部分会感觉被暴露了?
这个练习做起来很难。你需要考虑一个问题:你是否愿意带着偏见死去,还是在活着的时候开始去理解偏见?这还不够。你需要在它们依然活跃的时候就与其建立联系。如果你能够了解自己的偏见以及引发偏见的恐惧,就能够进一步理解它的运作方式和原因。坐下来,跟某个你心存偏见的人进行一次真诚的谈话。留意你会如何先入为主地看待这个人。你能真正地去聆听吗?过去对这个人的看法会时时占据你的头脑吗?你是否能够触摸到这个人的真实一面?你能对他的痛苦感同身受吗?你是否能够认可投射到他身上的愤怒?承认偏见源自你自身,并不是真实情况的反映。认可偏见就是你迈向成长的第一步。
你曾经拜访过某个病得很重或濒临死亡的人,他们感觉到已经没有力量去改变现状了。反思这样一种时刻。你是否曾试图用虚假的希望安慰患者?你是否曾说过毫无意义、无关痛痒的话?你是不是会试图逃避此类情景,而且不知所措?是什么造成了你的这种反应?看到有人濒临死亡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恐惧?
这同样是一个很难的课题。某个人的病情或者衰弱可能会让你感觉不舒服,但也请找机会跟他呆在一起。你能够同时承受自己对于那个人及其病情的反应吗?试着与他建立联系,并让他那虚弱的身体放松、自然。尽量自然呈现你们各自的反应,不要试图做任何改变。看看你是否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聆听。试着将你在聆听别人说话时的投入程度也用在聆听你自身的恐惧上。
反思你是如何在某些时候痛苦地倾吐真相的。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去阐述真相?要让别人把有用的批评意见听进去,你应该怎么说?仅仅把真相说出来?想想这样做有哪些局限性。当你未能确定所说的话对聆听者有用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你的内心是否会受到震动?对方会如何响应?
如果你在说出真相时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做好了准备,你带来的帮助可能抵不过对别人造成的伤害。训练自己在反馈意见时,也要考虑对方可能的响应。真诚地提出你的反馈意见。这对另一个人的聆听能力会有什么影响吗?
注意你发怒时是如何聆听另一个人的观点的。当你生气时,你是否真正在聆听别人所说的话?在发怒的过程中,尝试集中注意力去聆听,然后看看聆听会如何影响你的愤怒。这种练习教会你去聆听以及理解他人了吗?
反思你所拥有的一段有意义的、充满深情的关系。什么会阻碍你比现在更为投入地去聆听那个人所说的话?你为什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反思是什么妨碍了你全然地、真诚地投身其中。
练习聆听好朋友或你爱的人所说的话,不要做出任何回应。记得点头表示认可但不发表你的建议、观点或解决方案。不要判断或批评这个人,也不要判断或批评他或她正在说的话。观察你自己的倾向,察看你是如何放弃聆听去构想某种意见的。避开内心的各种噪音,静静地聆听另一个人所说的话,留意这些话对你有何影响。感同身受地去体会对方的痛苦或快乐。这一次,你的内心会对这个人的情感或生活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反思你的偏见。你内心的哪些地方还有偏见存在?你是否会在难以容忍的情况下假装对人宽容?你的偏见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如果与你的自我形象不符,偏见将很难存在。有了这种偏见后,你的自我形象的哪一部分会感觉被暴露了?
这个练习做起来很难。你需要考虑一个问题:你是否愿意带着偏见死去,还是在活着的时候开始去理解偏见?这还不够。你需要在它们依然活跃的时候就与其建立联系。如果你能够了解自己的偏见以及引发偏见的恐惧,就能够进一步理解它的运作方式和原因。坐下来,跟某个你心存偏见的人进行一次真诚的谈话。留意你会如何先入为主地看待这个人。你能真正地去聆听吗?过去对这个人的看法会时时占据你的头脑吗?你是否能够触摸到这个人的真实一面?你能对他的痛苦感同身受吗?你是否能够认可投射到他身上的愤怒?承认偏见源自你自身,并不是真实情况的反映。认可偏见就是你迈向成长的第一步。
你曾经拜访过某个病得很重或濒临死亡的人,他们感觉到已经没有力量去改变现状了。反思这样一种时刻。你是否曾试图用虚假的希望安慰患者?你是否曾说过毫无意义、无关痛痒的话?你是不是会试图逃避此类情景,而且不知所措?是什么造成了你的这种反应?看到有人濒临死亡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恐惧?
这同样是一个很难的课题。某个人的病情或者衰弱可能会让你感觉不舒服,但也请找机会跟他呆在一起。你能够同时承受自己对于那个人及其病情的反应吗?试着与他建立联系,并让他那虚弱的身体放松、自然。尽量自然呈现你们各自的反应,不要试图做任何改变。看看你是否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聆听。试着将你在聆听别人说话时的投入程度也用在聆听你自身的恐惧上。
反思你是如何在某些时候痛苦地倾吐真相的。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去阐述真相?要让别人把有用的批评意见听进去,你应该怎么说?仅仅把真相说出来?想想这样做有哪些局限性。当你未能确定所说的话对聆听者有用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你的内心是否会受到震动?对方会如何响应?
如果你在说出真相时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做好了准备,你带来的帮助可能抵不过对别人造成的伤害。训练自己在反馈意见时,也要考虑对方可能的响应。真诚地提出你的反馈意见。这对另一个人的聆听能力会有什么影响吗?
前一篇:反思与练习:爱、仁慈和亲密
后一篇:父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