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你灵动勇敢的心
(2010-09-08 19:04:44)
标签:
杂谈 |
心灵成长之旅(四)
亚新老师:
我几乎是从床上跳起来给您写这次的分享,自从上次分享发给您以后,我每天都会去博客看,想看看你给了我怎么样的回复,我的迷茫、我的不知所措…….在期待中,我变的很焦虑。可是我没有向你询问,我只是继续等着。到昨天,我终于又看清楚了一些事情,现在急于跟您分享。
从上次活动以来,我总感觉心里堵着,想说什么,可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昨天在群里跟大家聊天,向大家坦陈我觉得自己跟CX一样孤单单的,想要继续说点什么,可是群里的声音就出来了“你小我太强大了”、“你应该多笑笑”、“你身心分离”……,跟ZCH争论了一下,当我感觉我的斗心要出来时,我就下线了。我知道,我不是她们说的那样,可是,当他们不给我说话的机会时,我的善辩能力会集中爆发,我觉得当我为争论而争论时,就真的是小我出现了。我不想这样。那一瞬间,我有很深的受伤感。觉得三十个人的团队,却没有一个耐心听我说话的人,特别是当ZCH说我习惯对别人进行冷静分析指手画脚时,我告诉她“至少我懂得让别人把话说完…..”没有人知道,那时的我眼泪在打转。(当我写到这句话时,我的眼泪还
是留下来了….)
我不知道老师心中的我是什么样的,但是我知道,也许我很懂得伪装坚强,也许我语言很犀利,但是我一直很善良,我可能在与人沟通交流时缺乏技巧,但至少在努力的尊重对方并为对方考虑。也许这是我终于迷失自己的原因。这次的争论,也让我之前的迷茫有了答案,我看清了自己需要什么,不是索要,是我意识到了我缺失的东西。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我明明感觉自己很努力的打开心扉,可是只有在给老师的分享里才能那么真实的说出自己,而团队活动时却总感觉到漂浮着——因为不被认同感。我就是我,会有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一面,也会有自卑懦弱伤心难过的一面,可是在团队里,我每一次想要展现难过一面时总会被大家印象中的那个积极向上的“我”和大家期待中的健康的“我”打回来,所以我不觉得安全,不
觉得自由,虽然我知道大家都很好,可是对我来说,这样不够。我需要被聆听,被理解,而不是在一片鼓励和赞扬中继续坚强。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跟ZW发短信,说到我当下的感受,心里面会有判断,觉得至少他是可以部分理解我的,可惜到我开始说我的情绪了,他没有再回信。真觉得自己是个很孤独的人,可以当很多人的听众,给别人需要的温暖,却永远找不到自己的情绪出口。之后,就失眠了。想自己为什么把自己变成这样了,想自己这样算是索要吗?不能索要吗?可是,我很需要啊,太孤独了,是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为什么我只能给大家看到好的那一面,为什么没有人让我承认我有不好的那一面?为什么我想要赤裸裸的把原来的我彻底倒出来,却发现没有地方?太难受了,太憋屈了。如果我的人生注定这样孤独着走,那我究竟该怎么办?(老师,写到这的时候,我泪流满面。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如此伤心…...)
后来我就开始问我自己的心,为什么大家不给我机会说我就真的没有说,为什么ZW没有回信,我也没有打电话过去?为什么我那么难受的情况下,却没有给任何人打电话?包括老师您。那时,我刚刚听完老师的节目,11点。说实话,老师的声音对当时的我来说都是温暖的,因为我觉得至少,至少还有一个人也许愿意听我说的…….可是,还是没有打电话您,因为觉得您很辛苦,有太多太多人将他们的故事、情绪宣泄在您那里的,尽管您说你都可以收纳,可是,我还是觉得分享太多别人的情绪会很累的。我不想给您添麻烦。
当我意识到我不想给您添麻烦时,我就突然想起上课期间,我好多次欲言又止、好多次想要走到老师身边说点什么,可是都忍住了。我问我自己为什么?我知道我害羞,也害怕。羞于让别人知道我的心里装着这么多复杂的情绪,也害怕我的问题不算问题却白白占用您的时间。老师,我好想问您一个问题,你在课堂上总是说我是八期的一个宝贝,并两次摸了我的脑袋,是因为知道我太缺乏理解和关爱了吗?我总是觉得你看到了那个努力活着、害怕被否定、害怕被别人当成负担的我,所以才会用那样的方式告诉我,小家伙,你要再勇敢一点哦!我真的好胆小啊,从来不敢说出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不会伤心的哭、不会痛快的笑、不能放松的玩,永远按照正常的轨道成长,从来不向父母和朋友提出额外的要求,别人对我一分
好,我总怕回报的不够,小心翼翼、胆战心惊。不愿意和人太亲近,怕走太近别人就看到那个胆小如鼠的我。把自己变得能言善辩,因为不想别人知道我有多么害怕争吵。总是把自己想象的很幸福,因为不愿意别人知道走到今天,我有多么孤独。总是报喜不报忧,总是将生活中的不公平不开心合理化,总是努力的做父母的好女儿、别人的好朋友。好累啊…..累到走进这个团队前,我已经不想再跟别人深入交流,怕自己又变成对方的“心理咨询师”和“垃圾处理站”,怕自己投入的越多越觉得自己很孤单。有时候会很傻的想,这个世界上要是再有一个我就好了,我就可以把什么都跟她分享,而不是在内心里自己挣扎。
一直在尝试自救,最近看《家庭会伤人》这本书,感触特别多,当我今天看到“康复第一阶段:重振意志”这一章节时,作者说他对自己投降,这是他康复的第一步。我就无法再忍耐,开始写这篇分享。老师,我怎么向自己投降呢?我知道唯有我向自己投降了,我才能重新开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可是,我该怎么做呢?无法外求于人,也无法攻克自己……..我不想假想一切都好,虽然假想一下我可以回复活力,可是我不想。当我止不住泪水的写这些东西时,我多么渴望有人在我对面问一句“你很伤心,对吗?”然后我就可以义无反顾的点头说“是”。
老师,现在有点庆幸,庆幸自己做了你的学生,也让我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哭着说我的心事,虽然是用文字的方式。我说我对团队现在缺乏信任感,大家说我把自己的心关上了。我说我觉得大家离我很远,大家说是我自己站远了。现在,我已经闹不清究竟是谁的问题,我想说,却觉得那不是一个让我觉得安全的平台;大家很好,却没有人看到那个努力想走进来的我。老师说,这是一个要走一辈子的团队,我很想这样,可是,什么时候,大家才能够允许我做我自己呢?亦或者,什么时候我才能放下心里的不安真的走进来呢?
这篇分享也算是一次冲击吧,用了我好多纸巾哦。还剩下最后一堂课,可能没有机会让老师走进来看看我的心了,老师太忙了,我把我的情绪宣泄在文字里,虽然效果差好多,但心情会好些。(整理了一下情绪)
总是在半夜想起课程、想起自己就会失眠,曾经有天晚上匆忙的找了纸笔记录当时纠结的思想:童年感受到的人情冷暖、一人面对事情时的无助感、母亲脸上的哀伤、家境带来的自卑感和自律心、我性格的形成因素……当时真感觉千言万语,可是早晨起来又觉得无从说起。很多人说我有着超过我年纪的成熟和理性,有点可怕。ZCH也说过觉得我的心很苍老。我一点都不喜欢这样的我,太早懂事,所以太早失去了天真的快乐;太早预见到结局,所以不懂得享受生命的过程。老师,清醒的活着,看别人看自己都如此冷静,强大的小我是不喜欢的,可是,怎么改变呢?怎么样的自我接纳才是接纳呢?你提供了概念和思想,却没有指出到达的途径啊。
再来说上次课,这次课让我觉得很有意义,关于同理心、关于正确的聆听。过去的我虽然会认真听别人的诉说,但别人说的时候我就会开始想她的问题出在哪,什么是最适合她的选择。然后我就是会直接的指出对方的盲点,然后让对方来面对他的盲点,也因为这样,我才总能切中要害,被评价为理性、冷酷。这次课后,我意识到所有问题的解决者是当事人自己,同理心的聆听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对方的情绪,同时也给予了对方安全的空间,可以逐步理清自己的思路,看到存在的问题。我运用这次课程的内容与人进行沟通,发现当我们运用同理心的聆听时,我们会感受到对方的情绪,但不会迷失自己,很轻松。而对方在我的这种对待下,觉得交流的很愉快。只是,说实话,当我感受到对方的情绪后,会有点不知所措,因为不
知道怎么引导对方看到她的盲点,又不能直接指出来…..水平不到家啊。而说到这的时候,心里会好希望有个人能用同理心来跟我交流一下啊,好像一种奢望似的。
还有上次冲出来的YZ,虽然因为陪DC的原因没有看到触动她的原因,但是后来那个渴望父爱的女孩深深打动了我,曾经一度我给她贴了不少标签,不喜欢太自私的人却总在她身上看见自私的影子,所以不喜欢。而看见真实的她以后,我感受到她的挣扎,因为太缺少爱了所以才会那么努力的索取爱。似曾相识的心思,不同的是我把自己遗忘来求得别人的关注,她用强调自己来获取别人的关注,殊途同归,五十笑百。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活出自己呢?还有DC,什么时候你能放声哭出来呢?而不是那样隐忍的坚强。看见你,如同看见我自己,好心疼啊。
老师,写到这里,不知道还想说些什么了,大哭一场后脑袋总是特别宁静。晚上准备去看场电影了,虽然孤独,我还是要照顾好自己。明天的聚会不去参加了,心里缺少动力,也经不起再一次的失望,对不起,让我当一次逃兵吧。
亚新回应:
从你的坚强中,我看到你的脆弱,从你的冷静里,我看到你的温暖,从你的强势里,我看到你的无助............看到的你是,不是表面的你,是立体的你。
喜欢你遇挫愈强的你,喜欢直接简单的你,你遭遇到的,没有让你选择退缩,而是勇敢应对,只是应对不是面对,所以你依然是个伤痕累累的人!!!
虽然强势只是你给别人看的壳,那个温柔善良娴静体贴的你,你一直都留给自己,只是你和那个你,并没有经常在一起!
从现在开始,你要怎样和真正的你相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