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
(2012-04-28 16:28:47)
标签:
高热惊厥物理降温小儿高热超高热健康 |
分类: 和睦家医疗观点 |
1.
答:多数发热是不需要通过静脉给药来降温的。即便是高热和超高热。通常采取物理降温结合药物降温的方法。即能达到控制体温的目的。物理降温包括:温水浴(大于30分钟)冰袋,头部冷敷等,部分超高热患儿可给予冷饮,以加强降温效果。药物降温主要采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口服。
2.
答:以腋温为标准。体温在37.2度以上为发热。37.3-38度为低热,38-39度属于中度发热,39度-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3.
答:通常采取的物理降温方法包括:温水浴(大于30分钟),冰袋敷大动脉部位(需用毛巾隔开皮肤与冰袋以免冻伤),头部冷敷等,部分超高热患儿可给予冷饮,以加强降温效果。在医院的话,还可采取冷盐水灌肠。对于寒战的孩子,温水浴最合适,不建议采用冰袋和酒精擦浴。后者会加重寒战,导致产热增加影响效果
4.
答:孩子反复高热惊厥首先您需要回想一下退热方法是否正确。孩子降温与成人方法不一样,普遍容易犯的错误是孩子发热时,穿的衣服过厚或过多,不舍得脱。6岁以下儿童发热时应及时减少衣物,少穿甚至不穿。38以上即开始积极物理降温,尤其注意头部降温。有热惊史的孩子38度即可给予退热药。不必等到38.5度。 一、两次高热惊厥通常不会对大脑发育造成影响,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反复高热惊厥对大脑多少会造成一些损伤。一部分会转变为复杂型高热惊厥或癫痫,应尽量避免
5.
答:一两次高热惊厥通常不会对大脑发育造成影响,家长不必过于担心。短期内,因肌肉痉挛造成酸痛,疲倦可有上述表现。一般3-5天左右会恢复正常。
6.
答:此问题目前尚有争议。对有明确癫痫病史的患儿,因可能诱发癫痫发作,通常禁忌接种。仅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国外通常不是常规禁忌,但主要还是要参照该疫苗说明书来决定是否接种。
7.
答:说明书一般提示6小时之内不应重复。在医生的指导下,最少间隔4个小时,通常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举例来说:这次吃了美林必需间隔至少4个小时之后才可服用泰诺林。
8.
答:高热惊厥一般见于短期内体温迅速上升的阶段。多数患儿退热方法不当,穿得过多或包得过于严实,或者体温达到超高热。一部分患儿有家族史,即父母一方或近亲属有过高热惊厥,此类患儿发生惊厥的可能性比较大,应引起重视。
9.
答:退热帖的效果有限,不能取代物理降温。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如果热退后孩子一般表现基本正常,可以先观察,否则持续发热,应去医院就诊。
10.
答:典型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伴有四肢或身体的抽动,双眼凝视或上翻,咬牙,口唇青紫,吐沫等。 持续数十秒钟或数分钟可自行缓解,缓解后,多数患儿嗜睡,一部分患儿发作时有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11.
答:高热惊厥通常突然发生。在家里能做的就是避免损伤和窒息。比如:应将孩子的体位偏到一侧,避免仰卧时呕吐发生误吸造成窒息。在孩子牙齿之间放置牙胶或手帕之类,以免舌咬伤。可尝试按压人中或虎口等穴位止惊,但应避免用力过猛。不要强行按压孩子的四肢或躯干,易造成骨折。
12.
答:一部分高热惊厥孩子有家族史,仅说明此病有遗传背景。多数孩子日后体格生长发育和智力完全正常,不应将其归于脑部发育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