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来体育课可以这么上——即《运动方舟》幼儿体能运动课程培训心得

(2019-09-01 20:50:41)
标签:

班主任

儿童

教育

幼师

育儿

习总书记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和未来,他对儿童体育提出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重要指示。迎着幼儿体育改革新方向的风帆,我有幸参加了一个极具实践意义的课程培训活动。在国内知名的幼儿体育专家陆克俭教授及其团队为期两天的有关《运动方舟》课程的培训中,我的收获颇丰。

   《运动方舟》幼儿体能运动课程,是目前国内最具创意创新、最具专业性、最有锻炼价值、最接地气的“幼儿体育生态课程。”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传统体育活动和《运动方舟》课程有什么区别?如何利用《运动方舟》的器械组织体育活动?怎样组织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育活动?

   (一)传统体育活动与《运动方舟》课程的区别    

    对于一般的教师而言,体育活动并不像语言、音乐、美术活动那么容易组织。在组织传统的体育活动时,我们一般先是创设情景,为幼儿提供锻炼某个动作的情节,然后通过情节的不断深入提高幼儿的技能动作,最后放松整理回班级。在这样一个固定模式中,小班的孩子学会了一个动作技能,能力差一点的孩子可能一个也没学会;中班的孩子们应该能掌握一到两个动作技能;相比之下,大班的孩子可能就显得无趣多了,同时掌握的动作技能都是局部的,并没有系统的锻炼。

   《运动方舟》构建的是一门幼儿身心锻炼课程,含有规范幼儿运动器材的基本标准,传播的是一种科学教育思想方法,主要集“早操(体育锻炼、体育教学)、体育(知识技能、基本培训)、体能(运动锻炼、配套器材)、团队(基地园、课题研究)”四位一体,由专家与团队引领、基地园示范和线上线下服务等组成的系统化服务体系。在郭老师展示的中大班体育活动中,我真正感受到了《运动方舟》的魅力,虽然天气很冷,整个活动的时间很长,但孩子们的运动热情不减,结束时脸上红彤彤的笑容、依依不舍的眼神足以说明《运动方舟》是成功的,是适合孩子们的。

(二)如何利用《运动方舟》的器材组织体育活动

   《运动方舟》的器材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方舟1号”(八边形),“方舟2号”(十二边形)红、黄、蓝各20个,不同长度的红、蓝方舟管各20根,不同颜色的abcd型方舟接头各25个,橄榄球40个等等。在郭老师的详细讲解和实际操练中,我们一起感受到了《运动方舟》的神奇之处。

    1.器材的功能性

 活动刚开始,郭老师随机邀请了20名教师,利用10分钟的时间跟他学习一

套简单的器械操。每人拿一个“方舟1号”放地上,手里再拿一个橄榄球。首先,跟着老师的指令将所有的基本动作学习一遍;然后跟着音乐和老师的提醒完整地做一遍器械操;最后老师不提醒,在音乐的节奏中自己来做一遍。整个过程没有花多长时间,就学会了一套器械操。的确有了器械的加入,锻炼操显得更有规律,更好模仿,比空着手做看上去更整齐。

2.器械的趣味性

学习完器械操,老师开始为我们介绍各器械的名称和功能。单个的讲解可能看不出什么花头,但是当他把一些器械组合起来的时候,一边创设情景一边模拟现场,在场的老师们都发出了和小朋友一样的赞叹声“哇!”“很厉害!”“真的很形象!”“小朋友肯定会喜欢的!”“我们幼儿园也需要这么好玩的体育器械!”

第二个环节是郭老师请部分老师组队设计一个组合器械。每组的任务不一样,我们这组分到的任务是设计一组器械锻炼孩子的跑、跳能力。刚开始有点懵,做了三个高度不同的跨栏摆在那里,后来在郭老师的指导和提醒下,利用方舟1号的不同位置的接口、不同长度的方舟管和c型接头江原来三个快组合成了一个跨栏,通过旋转三个不同的角度,锻炼幼儿对三种高度的跳跃能力。

    郭老师今天讲的只是这些运动器材的基本组合方法,在日后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我们老师自己去探索发现,灵活变动。

   (三)怎样组织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育活动?

在培训之前,我从来没考虑过“立正”和立—正“还有区别?“立—定”和“立—停”还不一样?原来口令也是一门学问,不同方式的口令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什么样的口令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在郭老师的讲解下,我们成功掌握了一些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的基本口令。除了口令,同一个动作对小、中、大班幼儿的要求还不一样。

举例1:“齐步走”

小班:目视前方地面,双手自然摆动向前走直线。

中班:目视前方,双手自然前后摆动向前走直线。

大班:目视前方,抬头挺胸,双手前后摆动,步伐均匀有精神。

举例2:投掷

小班:双脚微分,手拿物放耳侧,投掷结束时动作停留约45度角

中班:双脚前后站一字步,侧身45度,一手弯曲至于胸前,一手拿物置于耳侧,身体重心往前投掷。

大班:双脚前后一字步站立,侧身45度,同方向手持物置于耳侧,另一手屈臂置于胸前,向正前方投掷,屈臂的手用力,同时身体重心往前投掷,后脚微离地助力。

举例3:

小班:双手双膝着地,目视前方爬行。

中班:双手双脚着地,膝盖离地,目视前方爬行

大班:双手双脚着地,膝盖离地,同手同脚,目视前方爬行

在培训结束之前,郭老师带我们到户外进行实践,把所有的指令、动作要领、简单的器械操作都巩固了一遍,理论结合实践,大家都学得津津有味。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学习,在体育活动方面的收获真的很多,感觉像打开了另一扇大门,期待《运动方舟》出现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少年强,则国强!文明精神,强健体魄,从《运动方舟》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