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把有来历的老茶壶

(2019-08-09 00:01:04)
标签:

历史

茶壶

韩复榘

德州晚报

一把有来历的老茶壶

文/宫玉河 李世荣

    从我记事儿的时候起,就看到家里有一把圆滚滚的白瓷茶壶。

    这把茶壶让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茶壶的茶嘴嘴边有个豁口,倒水时,总是不痛快,需快速倾斜,利用茶水的冲击力倒入茶碗,如果动作慢了点,茶水就会顺着茶壶的豁口往下淌。后来,不知父亲还是母亲,请一个串村的焗匠,在壶嘴处镶了一个黄铜嘴巴,自此倒水不再外溢;二是壶盖和壶把用一根棉线绳联结着,以防止壶盖掉落摔坏。总之,我感觉这把壶,应该有年头了,在那物质紧缺的时代,父母显然舍不得丢掉。

    上学后,认字渐多,茶壶上的一行字——“山东进德会平原分会成立纪念”,引起了我的注意。起初是会识字的兴奋,后来是对这行字的含义的探究,什么是“进德会”?干啥的?纪念什么?一连串的问号浮游在我的脑海。每次看到壶,这些问号便来回反复闪现。再后来,壶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虽然再也见不到这把壶的影子,那些问号却不曾完全消失。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从<进德月刊>看进德会兴衰》,终于知道了进德会的相关情况。

    资料显示,1932年,韩复榘在山东期间,在济南成立了一个既非政府机关,也非民间组织的进德会,随后全省108县相继成立分会。进德会以“四维八德”为主旨,主张“砥砺德行,促进文化,戒除一切恶习,养成健全人格”。
进德会成员多为军政界官员。新生活运动兴起后,韩复榘把进德会当作山东新生活运动的大本营。进德会主要偏重于对知识分子和公务人员的教化,使其接受传统道德思想灌输,同时开展多项政治、学术、娱乐活动。

    1933年7月,当时的德县驻军、国民革命军第74师师长李汉章,在德州火车站南下沿,火神庙南侧,也就是现在的九州商城附近,建立了山东进德会德县进德分会,时人亦称进德会。此后,从1933年到1935年期间,进德会平原分会、齐河分会、德平分会、恩县分会、禹城分会等相继成立。

    至此,我才明白,我家那把茶壶,应该是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成立进德会平原分会时的纪念品。这跟我最早对“进德会”产生好奇,已经过了40多年。

    我家那把茶壶究竟是怎么来的?大可探究一番。

    问父母,母亲回忆,那把茶壶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我姥爷家拿来的,而姥爷是从他岳父——也就是母亲的姥爷家拿来的。

    我的姥爷终身务农,母亲的姥爷在解放前是平原城里有名的铁匠,开了一个铁匠铺,解放后才在回到村里务农。有没有可能是他在县城打铁时,交往多,有这把壶的人赠送给他的?

    进德会成立,不但有这个茶壶,入会会员还有徽章,徽章为金属材料,“某某进德会会员证”的利用金属雕刻,或阳文,或阴文,完全是手工精雕细刻而来。姥爷的姥爷的铁匠铺,作为县城有名的铁匠铺,会不会承揽制作进德会会员证的任务,进而结识相关人员,被馈赠一件纪念茶壶?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过,这也仅仅是推测而已。

(已载8月9日《德州晚报》)

一把有来历的老茶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