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路上——读余秋雨《文化苦旅》

(2017-03-05 10:40:38)
标签:

读书

余秋雨

文化苦旅

德州晚报

分类: 副刊悦读
    □王凤华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代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是在路上”。
    余秋雨,以一个文化学者的身份,一路走,一路讲,一路写。他追随着,感受着,捡拾着历史遗落的文化碎片,诚惶诚恐地记录着那些即将消失的记忆和即将遗失的文明。读着他的书,跟随着他的脚步,他的视野,走近历史,走近人类的文化史。
    一路上,作者沿着历史与人文的台阶拾级而上,沿着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的足迹,用脚步去丈量历史的久远,用心灵去感悟文化的厚重。作者所到之处,大都没有世俗的拥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场文化苦旅中,找寻文化的根源,感悟文化灵魂,触摸中华民族的精神史。
    古代文人大多喜欢隐逸于山水间,把自己的生命和山水融在一起。山水与文人,浑然形成了山水的诗情画意和人文意义。
    在柳候祠,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袄,神色孤伤,写就了他的山水游记《小石潭记》;陶渊明的桃花源,山重水复别有洞天,他阅诗书、抚素琴,“采菊东篱,种豆南山”;在洞庭湖,范仲淹在岳阳楼上写下了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走上庐山,耳畔有三叠泉的轰鸣,眼前是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踏着长长的苏堤,想起杭州太守苏东坡当年疏浚西湖、修筑长堤的壮观场面;走进苏州,走进江南小镇,去感受“梨花春雨掩重门”……
    多少次,我们怯生生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去打扰一片土地;多少次,我们站在历史的墙根儿下仰望历史,倾听历史,探寻历史。那些城,那些楼,那些寺,立在历史那件褪色的青衫里,接受历代文人骚客的造访。作者沿着历史的烟尘,去寻古人的遗迹,是对诗境实地的造访,是一种虔诚朝拜式地与古人的对话。
    如今,好多人抛开朝九晚五一成不变的日子,走出去,把一辈子当作几辈子活。同事和朋友以不同的方式,走在去西藏的路上,去敦煌的路上,走在漂洋过海环游世界的路上,旅游的脚步,也是文化的脚步。愿我们用一份虔诚和执着走在路上: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春来了,出发吧,背起行囊,带上心情张开怀抱,去踏寻山水和文化,拥抱绿色与自然。
(已载3月5日《德州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