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晓松
摄影报道
走进位于董子文化街舜天街中段的藏宝斋,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各样宝贝会让你应接不暇:各种样式的瓷器、钱币、字画、玉器、陈酒、奇石、紫砂壶……
这些宝贝的主人是德州本地人,是位“80后”小伙子。他虽然年轻,却已身负山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德州市陈年名酒收藏协会常务理事、德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古玩商会副秘书长、德州市工商业联合会书画艺术商会理事、德州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商会常务理事、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德州鉴定中心理事等众多光环。他就是施磊。
“我是从2007年才开始喜欢上古玩的。”说起自己与古玩的结缘,施磊笑道:“那是有一次我偶然去齐鲁古玩城时,看到一个盘子挺漂亮。一问,人家说是民国年间的。我就很好奇,怎么一下子就能断定它的时间。”从此,施磊就开始琢磨、钻研古瓷器的知识。
“从那年起,一直到2009年,我‘长’到新华书店里了,每天一大早就去,翻阅书店里和古瓷器有关的书刊,到晚上才回来。”他回忆说,“时间长了,我都摸到了书店进新书的规律——他们每半个月换一回书。”“纸上得来终觉浅”,在那期间,每到周四周五古玩城有集市的时候,施磊都会天不亮就过去看看,在实践中印证书本上说的知识……
没有白费的功夫,没有白流的汗水,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到2009年,施磊通过了考试,拿到了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资格证书,成为了专业的瓷器鉴定专家。也就在这一年,他的“藏宝斋”在董子文化街开门营业了。
回忆起自己创业打拼的历史,施磊感慨万千:“人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坚持走下去,但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先谋生,边挣钱边利用业余时间搞自己喜欢的东西,等你的爱好足以在经济上支撑起自己生活的时候,就可以转行了。”
此外,学得了一身本事,只拿它来谋生,并不会让施磊感到满足。“我常在店里帮别人免费鉴定东西,我觉得这样帮到了别人,是很快乐的事,比单纯的挣钱更有意义。”他说。
“瓷器是我的专业,钱币、字画、玉器等等,都是我后来边做边学的。到现在我还一直在学习。”施磊表示,“做这个行业,必须不断学习,我永远都是一个学生。”
(已载1月6日《德州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