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崔建锋:从裱画匠到收藏家

(2016-09-22 23:27:48)
标签:

书画

拍卖

德州晚报

杂谈

分类: 文化新闻
崔建锋:从裱画匠到收藏家
    记者 王晓松 摄影报道
    20年前,结束学业的他,用为地毯厂加工地毯挣得的一点钱,做起装裱字画的营生,从此与书画经营结缘;
    20年后,他已成为一家全国有影响的拍卖公司的负责人,同时在董子文化街经营着一家美术馆。
    多年来,他一直执着地坚守着自己深爱着的文化阵地,扎扎实实地学习、探索着,从未停下脚步。
    “我希望自己能把好的作品不断引进德州,为德州文化略尽绵薄之力。”他说。
    他,就是书画收藏家、山东舜鑫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建锋。
    
    创业艰辛:曾三个月没有生计
    崔建锋,1971年生,德州宁津人。
    虽然从小喜欢字画,但受生活条件所限,学生时代,他的爱好,最终只能是爱好。结束学业以后,1995年起,崔建锋做起字画装裱的生意,开始投身自己深爱的书画事业。
    经济条件不好,社会关系网又小,创业之初,崔建锋的日子并不好过,但积极乐观的他,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刚开始时,也许是大家怕我技术不过关,做不好,不敢来找我裱字画。我基本上没有生计,几乎是玩了三个月。”崔建峰回忆说,“但这三个月也给了我时间去看书学习,让我收获颇丰。”
    他毫不灰心,不断学习,逐渐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很快扭转了最初的局面。“最多的时候,我曾一个月裱过120幅作品,平均每天4幅。那都是手工装裱,每幅都要经过大大小小几十道装裱工序才能成型。在这个过程中我落下了颈椎病的病根。春节回老家过年的时候,右膀子疼得毛衣都脱不下来了。”
    
    边做边学:影响已经辐射全国
    装裱字画的生意有了起色,崔建锋并没有满足。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开始全国各地邀请书画家来搞笔会、做画展,进行书画交流,结识了众多书画收藏家并与他们成为知己。
    “那时我常在外面跑市场,参加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一些大型拍卖会,看到人家做得这么好,我也想在德州做做。”崔建锋说,“德州交通四通八达,又欣逢盛世,大众收藏兴起,市场需求量很大。我要为德州文化交流开辟一块市场,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个诚信交流的平台。”
    本着这样的想法,2011年,崔建锋成立了自己的拍卖公司,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如今已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并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赞誉。
    “回首我这么多年走过的路,既有鲜花与掌声,也有崎岖和坎坷。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一直坚守自己的理想,边做边学,直到现在还是如此。我从零做起,从一个裱画匠起步,现在已经收藏了张大千、齐白石、黄胄、启功、何家英、范增、冯大中等很多名家的作品,这都是多年来不断积累的成果。”他说。
    
    认真投入:工作起来不接电话
    崔建锋工作起来总是非常投入。
    9月20日记者去拜访他前,曾提前电话预约,但到了董子文化街再给他打电话时,却无人接听。
    采访中,他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在为下一场拍卖会准备图录,一般在这种需要专心工作的时间,他都会把手机调成静音,忙完以后再一个个回复。
    “10月中旬我会在董子文化街搞一场拍卖会,这次不再仅限于中国书画,而是增设了古籍善本项目。我请到了几位专家给我把关,去伪存真。这等于是我又有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并给德州文化产业增添一场文化盛宴。”他说。
    “命运不过是怯懦者的解嘲和无聊者的自慰,一个人的前途是靠坚强的意志和能力来实现的。”这就是崔建锋的人生格言。
(已载9月23日《德州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