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军
这是一张拍摄于1985年的老照片。照片上潇洒地指挥着车辆通过路口的年轻交警,是那个年代辛勤工作在各个执勤点上、为保证德州市区交通畅通而付出全身心的德州交警一个真实缩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德州市区的道路状况极其混乱。本来就不宽敞且坑洼不平的马路上,行人与自行车、汽车甚至骡马车辆混行在一起。那个时期的人们对于交通法规知识的了解少之又少,同时极少有有效的惩罚措施跟进,大多数行者对于交警的指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加上受当时极其落后的交通信号器具的影响,交警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1985年4月的一天,报社需要一组反映人口问题的新闻照片,我带着相机来到人、车流量较大的老一零路口(现在的解放路、东方红路交叉口)进行拍摄。
路口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似乎永不停歇的人与车是相约而至,把个路口堵得满满当当。尽管路口的红绿灯尽职尽责地闪烁着,却依旧无法让车与人有序地通过路口。时常会有一些性情急躁的人驾驶着卡车、自行车甚至马车闯过红灯进入路口,与正常通行的车辆发生大小不一的“战争”。
路口上只有两名身着绿色军装的交警在忙碌着,时而指挥、时而调节与劝导,忙得不亦乐乎。转瞬间,只见一位老者骑着一辆破旧的28自行车迎着红灯从北路口向东左转过去,却不料与一辆东西向飞驰而来的自行车撞在了一起。一位个子不高的交警跑了过去,边扶起老人和车子,边说道:“您老看见红灯也不停啊!”老人并不买账,歪着脑袋道:“不是说红灯时可以左转吗?!”交警笑着说:“不管您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我都告诉您:红灯亮时是有条件的可以右转,但是绝对不是左转。太危险啊!”
刚刚送走老人,一辆拖拉机又在路中心“趴窝”了,两位交警不约而同地奔向拖拉机,与司机交流了片刻后,转到车身后面俯身发力推动拖拉机离开路口。也就在同时,不知道什么原因,路口的信号灯竟然悄然熄灭,也“罢工”了!我不自觉地望向满头大汗的交警:只见两个交警非常默契地分散开来,一个交警来到路边维持秩序,而那个小个子交警则敏捷地跳上路口中心的水泥指挥台,潇洒地挥动双臂,精神抖擞地指挥着不息的车流有序地通过路口……
按照时下时髦的语言,我在心里给交警同志点了一个大大的赞!同时快步来到指挥岗前举起相机对着英姿飒爽的交警按下了快门,记录下交警那飒爽的身影。
(已载6月16日《德州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