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边上的思考

(2016-04-05 10:42:13)
标签:

冯友兰

哲学

读书

德州晚报

分类: 副刊悦读
人生边上的思考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钟春香
    “一个哲学家总要对哲学进行思考,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人生进行反思,并把自己的思想系统地表述出来。”这是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的第一章中对人和哲学家的界定。我们不可能都成为哲学家,但站在人生边上进行思考,加深对自我和宇宙的认识,则是通向“不惑人生”的必由之路。
    年轻时,不懂反思。既不反思自己,也不反思别人,有的只是一往无前地闯。直到碰壁了,流血了,付出惨重代价了,才知道后悔。但时光像我们的脚步一样,一往无前,就这样在人生里困惑着,挣扎着,直到读到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让我明白中国人之所以这样活,有其最根本的原因。中国人的哲学,是柔软的,安静的,同时也是高蹈和庄严的。
    从战国春秋,到秦汉争霸,儒学在历史流变中保留下来,并被发扬光大。中国人选择了儒学,同时儒学也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在人生的颠沛流离、苦难误解中,产生了道家哲学。有人认为道家代表着消极,其实那是看不见的抗争,它告诉世人首先要接受每种事物的“自然”,融于这种“自然”,才能战胜“自然”。
    佛学自印度传入中国,与中国的儒学和道学结合,将“宇宙心”引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这让他们从自我的窠臼里跳出来,看身外广阔的世界,并让心追随宇宙万物,慈悲情怀充溢于生命的律动。
    中国哲学与中国的山水和气韵相和。哲学一旦与山水和气韵相和,就会带上灵动和飘逸的气质。看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读中国古代的书籍,再回想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的论述,你会懂得“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度,也会明白“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缠绵,更会知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家国情怀!中国“农”的生活方式是顺乎自然,赞美自然,谴责人为,容易满足,不想变化。“农”对应着田地和庄稼,一切规律都是直接领悟的,中国哲学也是用直觉得到的。所以,中国哲学也是可感、可观、可悟的。
    这真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尤其对于当代国人感悟中国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到了当代,出现了断裂,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可喜的是国学热潮正在兴起。而手捧这么一本书,你不但会恢复本土的文化自信,还会成为影响你一生的文化经典。
(已载4月5日《德州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