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德州晚报副刊“悦读”全文

标签:
乱世佳人三体刘慈欣德州晚报 |
分类: 副刊悦读 |
都市的夜空,只有尘埃和霓虹,没有星星的夜里,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自己与宇宙关系。然而,这些深藏于黑暗中的璀璨,却早已凝视了地球与人类数亿年。
翻开《三体》,我在文字中穿越了亿亿年的时光,跟随着末日人类在绝望和希望中崩溃复又坚强。一场来自三体世界的外来威胁,却丈量了地球人类自己的内心。多少人嫉妒怨恨那些曾经逃离了毁灭命运的人们,却又有谁看到了他们绵长生命背后的孤独与悲凉。
作者刘慈欣一次又一次地站在生存与尊严面前拷问人性。生存的恐惧令人类毁灭,也令人类续存,生存的渴望让人心变的柔软,也让人心变的坚硬。人真是坚韧又脆弱,高尚又卑劣的矛盾体,甚至无数次为了能活下去,而制造出更大的灾难。
如今再看星空,心中平添了几分敬畏。生命乃至文明,面对黑暗森林,都显得过于渺小且不堪一击。广袤的宇宙中,随处隐藏的杀机与灾变,都可能在下一秒降临,而人类就像失去母亲的婴孩,面对浩劫,连自我表达的能力都没有。在飘摇中,我们到底要去哪里获得前行的勇气?
“在一小块陆地上的草丛中,有一滴露珠从一片草叶上脱离,旋转着飘起,向太空中折射出一缕晶莹的阳光。”当宇宙的未来陷入无边的黑暗,当生命和文明走向死亡的危机,当所有的恨与纷争都坠入永夜,当所有的选择都没有了对错之分,能与希望并存的只剩这一缕“阳光”。这束光来自属于程心的小宇宙,那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也是一个人对一群人的爱,更是一个文明对另一个对立却相惜的文明的爱。这份爱让三体人口中渺小脆弱的“虫子”,在残酷的宇宙中生生不息,并在经过宇宙时留下了清晰的痕迹。这痕迹就是希望的火种,让人在灭亡之前仍能感到欣喜和温暖。
放下书的那一刻,我流泪满面地用力抱住了爱人,他的体温像太阳温暖了我的宇宙,给予了我存在的真实。或许越是认识到自己的无力与渺小,认识到未来的残酷与无常,越是明白这份温情才是人类存在的源动力。
若宇宙突然泯灭,我愿与我所爱在宇宙的尽头深情相拥。
前一篇:丁兴才:执着为艺 德艺双馨
后一篇:小车迷梦想实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