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兴才:执着为艺 德艺双馨

(2016-01-14 19:57:14)
标签:

丁兴才

书法

德州晚报

分类: 文化新闻
丁兴才:执着为艺 <wbr>德艺双馨
    记者 杨硕 摄影 韩华子
    在德州文化人物中,丁兴才先生无疑是书画界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之一。
    现年76岁的丁兴才是中国书协早期会员,也是德州第一位中国书协会员。为人谦和低调,艺术精湛老到,这是丁兴才留给人们最大的印象,也正是因此,他深受书画界同行和社会各界尊重,并荣获首届德州市长河文艺奖“德艺双馨老艺术家”称号。
    丁兴才先生精心书写的小楷《唐诗三百首》已于去年9月面世,极具收藏价值。目前,他已向省、市10余家图书馆进行了捐赠。

    执着为艺
     毛笔一拿就是70年
    “我6岁开始拿毛笔写字,一拿就是70年。”丁兴才先生介绍,自六岁上学开始拿毛笔写字,他便爱上了书法。一开始无任何碑帖范本可供临摹,便摹写老师的字,当时老师要求“日课千字”,他经常得到老师“孺子可教也”的评语。
    高小期间,校长为丁兴才做了一个小型作品展览,并在上面亲题:“写字模范丁兴才”。那是丁兴才人生中的第一次“个展”。
    早在1982年,丁兴才的作品就参加了全国书展;1986年,他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是德州第一位加入中国书协会员。其书作早已为同行名家啧啧称赞,在德州,可谓家喻户晓。
    《周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虽然其书法多次参加全国展览并取得各大奖项,书法艺术上成就斐然,老先生仍然十分谦虚,至今笔耕不辍。去年,他还精心书写了小楷《唐诗三百首》(三卷),并于去年9月面世,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此套书为宣纸、线装,每首诗都配有红字眉批评论,文中还有插图、注解,繁简字对照,硬壳包装,十分精致,极具收藏价值。
    熟悉丁兴才先生的人都知道,他一天中呆在书房的时间最多,不光是写字,还同时读大量各类书籍,努力提高学养。“活到老要学到老,不光向书本学习,现在的中青年书法家思维活跃,意识超前,涉猎广,境界高,特别是创新精神非常可贵,同样很值得学习。”丁兴才先生说。  
 
    诸体兼攻
   继承传统又有创新
    丁兴才真草隶篆诸体兼攻。篆隶作品,结构精密,点化沉稳;行草书温润,洒脱中不失法度严谨;尤其是小楷,令同行刮目相看,一点一画,似锥画沙、力透纸背,稳健又灵动多姿,兼具优雅与庄重之美。
    “大楷影响我最大的是欧阳询和颜真卿。欧书的架构与颜字的厚重我兼而纳之,获益匪浅。小楷书最喜王羲之的《乐毅论》,字字纵横驰骋,不似小字,不可仰望,陈、隋之际释智永将它视作王羲之正书第一。我写的小楷圆润厚重,小中见大,皆得于此帖。隶书最喜《张迁》碑的古拙严整、《华山》碑的气宇轩昂。魏碑最爱《张猛龙》碑的雄秀俊伟,篆书最倾心邓石如的隶笔作篆,庄重大气。行草书期望容纳王羲之《十七帖》与孙过庭《书谱》的恬淡优雅以及张旭、黄庭坚草书激越与奔放于一炉,写出自己的面目。”丁兴才先生说。
    学书法要继承传统,同时也要在对传统的正确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写出有别于古人的个性风格与风貌,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历代小楷大家由钟繇到“二王”、钟绍京、文征明,都是圆润、清秀、柔美的风格,而王宠为之一变,其小楷以拙取巧,独树一帜。但王宠小楷其美中不足的是,结体有“生、拙”之弊,以章草笔意写的“捺画”有生硬雷同之感。丁兴才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创新,他把隶书与魏碑笔意加入小楷笔画之中,由此而成的小楷,虽有隶书、魏碑笔意,但看上去自然协调,使小楷更加古雅遒劲。这在他新近出版的《唐诗三百首》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德艺双馨
   公益活动总有他的身影
    2016年1月10日,“丁兴才先生小楷唐诗三百首捐赠仪式”在董子书院举行。丁兴才先生向德州市图书馆、董子书院以及各县(市、区)图书馆赠送小楷书法作品集《唐诗三百首》,《真草千字文》、《隶书岳阳楼记》各两套。
    “一套可用于馆藏,一套可供读者借阅。”丁兴才说,作品能给爱读书之人给予营养,是一大幸事。据了解,目前,他已向省、市10余家图书馆进行捐赠,价值数万元。
    不光是赠书之举,慈善救助等公益活动中,“丁兴才”的名字总会出现,即使不到现场,也会有作品到场。“尽一己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应该做的事情。”丁兴才说。
(已载1月15日《德州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