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月17日德州晚报副刊“市井”

(2015-11-16 22:05:32)
标签:

德州晚报

分类: 副刊市井
11月17日德州晚报副刊“市井”
【童言无忌】
    不能生的理由
    郭雪强
    自从在新闻上看到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之后,在饭桌上,老婆不止一次地问我:“今天我同事小丽也决定要二胎了,咱们怎么办?”
    其实我知道,答案早就在她心里了,她这是在考验我呢。因为七年前生下女儿的时候,我们就说好,不管家里还是同事朋友间给多少压力,都不再生了。
    可是没等我答话,女儿先声夺人,抢话到:“生什么生?咱家还能再添一口人吗?”
    我没想到女儿反应这么强烈,就故意问她:“那你说说看,咱家怎么就不能再添一口人了?”
    女儿放下筷子,煞有介事地说:“第一,餐桌没那么大。第二,房间不够用。第三,每天写作业写到十点,我可没时间管TA。第四,你说你们一天天忙得连我都照顾不好,再生一个,人家能像我一样受这样的罪吗?!”


【邻里之间】
    豆荚如眉
    刘东华
  眉豆,它名称的由来应该和外形有关,如一弯眉。
  我住的一条巷子,十几户人家,在巷子的出口处,有一架眉豆。
  这条巷子的头上,原来有一块不大的空地,算是这条巷子里的公共用地吧。地面不大,顶多就是一个停车位的面积。离的最近的这家,房东长期不在,这套房子是对外出租的。因为我们这里附近是一所高中,租客大多是农村来的学生和陪读的家长,但租期都不长,一年两年,不断地更换房客。
  种下这架眉豆的,也是一家房客。一对中年夫妻和他们上高中的儿子。除了陪着孩子上学,这对夫妻在学校附近卖早点。
  虽然住一条巷子,这一家很少和邻居们有往来,甚至平时相遇也不打招呼。估计,他们觉得是临时租房,自然也没有长期住下来,要搞好邻里关系的必要。
  春天,大家发现这对夫妻在翻弄那片空地,后来,他们种了这架眉豆。夫妻俩找来竹竿、棍棒之类的,扎起了一个眉豆架,这东西夏天的时候疯长,很快架下就有了一片阴凉。有时候,见这家的男人搬一把竹椅,拎着茶杯,在眉豆架下优哉游哉地坐着,喝茶,也拿着一台收音机听戏。这小日子过的,还真让我们这些早出晚归按时作息的邻居们羡慕。
  高考完之后,他就要搬家了。据说他们的儿子考了不错的成绩,被一家重点大学录取了。
  突然有一天,有人敲我家的门,开门看,竟然这这对夫妻,让人有点惊愕,毕竟我们平时没有往来。他们俩也是一副羞涩的表情,解释说,是来辞行的。
  最后,男人说出来真正的目的,是因为那架眉豆,他们走了,眉豆不舍得破坏,要到秋天的时候才能结豆荚呢。意思是让我有时间照应着它,偶尔浇浇水,别干死了。
  他说:“这架眉豆,到结豆荚的时候,咱们这条巷子的人都吃不完。”他说“咱们这条巷子”,看来对邻居们还是心怀着好感。
  我突然觉得,这架眉豆,或许就是这一家人留给邻居们的一份礼物吧。开始种眉豆的时候,他们就应该知道结豆荚的时候是秋天,他们儿子毕业就搬家,是不会等到眉豆收获的。
  现在,这架眉豆成了左邻右舍的“菜园子”,大家一边摘,一边讨论这眉豆怎么做菜最好吃。有人建议,该留点眉豆种,明年好接着种。
  隐隐的,我想到当时这对夫妻有点羞涩的表情,眉豆的眉,是会传达善意的眉。


【都市行吟】
    游子归
    邢焕志
人在车上,
车在路上,
路的尽头是梦的故乡。
故乡的爹娘已白发苍苍,
心中依旧挂念着游子
    漂泊的风霜。


【亲情暖暖】
    女儿给我洗脚
    张庆国
    我生性埋汰,不善修饰,还认为随大溜是种美德,身上有点泥,脸上有点灰方显劳动人民本色。我见有些人在澡堂,洗脸又打肥皂又抹油,就蔑视地嘟念人家“臭美”。我深秋手不常洗、脚不常烫养成习惯,皮肤干燥,脚面生皴,脚掌干裂,厉害的时候,走路呲牙咧嘴。老伴不止一次唠叨:“洗脸的时候搓搓你那黑轧车轴脖子,每天临睡前也烫烫两只脚。”我听了心烦,她说得遍数多了就急:“干手干脚,我就是这样的皮肤嘛,穷折腾白浪费工夫。”仍然我行我素。
    前些日子小女儿从济南过来看我,见我与她妈发脾气,在一旁插嘴:“爸爸做得不对。”她不言不语给我热好水。端到面前放到我脚下:“你看你的书,只把脚泡到水里不耽搁用功。凉的时候说一声,我给你加热水,太烫了我给你加些凉的,泡上会儿,看看感觉如何。”说着就给我脱鞋扒袜子。
    女儿已是四十多岁当了多年妈的人,我这老头子不能像她小时那样不给面子。只好把两脚伸进盆里。她见我不反对,挽起袖口下手给我搓皴,还一个劲地问我疼不疼。我感到舒服怎么会疼呢?看看盆子里的水,落进越来越多的麸皮,我意识到自己无理。她接着给我修趾甲,用竹签轻轻抠脚趾缝里的泥,一边抠一边笑着说:“爸爸还真能藏污纳垢。”委婉地批评我:“你说你是干脚,脚面上的皴洗不下去,那是因为没泡透。泡透了搓掉泥,这不也挺白的吗?”事实面前,我早就没话可说。女儿见我张口结舌,趁机拿起剪刀,给我刮脚掌上存在多年的茧子。到了这时候,刮得疼我也不再说疼。她用布给我擦干脚,又仔细地在一道道裂缝里抹上“愈裂霜”。几天后,裂缝全长合了口,我走起路来再也感不到痛苦。
    女儿给我洗脚,在浓浓的亲情里,让我享受暖心的孝道,体会到了子女在跟前的幸福。


【浮世绘】
    老韩头
    肖瑞华
    上世纪七十年代,来往于各村运送氨水的县化肥厂拖拉机司机,是很吃香的职业。一吃香,人就“狂”。 
    一天,火球般的太阳,蒸笼样的热。司机躲在远处的树荫下吹茶摇扇,生产队小组长老韩头带领几个小伙接管子卸氨水,忙得汗流浃背。司机谝能耐耍威风,不停地呼三呵四。老韩头非常反感,走到司机跟前,绷着脸:“横什么横,拉来的氨水一点氨味都没有。走!到公社说理去!”司机坐在竹椅上,被老韩头猛的一拽,摔了个蹾地炮,气得青筋暴跳:“你算什么,爱卸不卸!不卸拉走。”老韩头寸步不让:“别耍横,现在我就证明给你看!”
    老韩头走到氨水池上,慢慢弯下腰来,脑袋快要贴近池口了。树下的司机看到老韩头又张嘴又瘪肚,啥事没有。“不可能呀!”他也拿不准了,气怏怏走到池口前,要验证一下,弓着腰深深一吸,氨气顺着抽气机似的两鼻孔,猛得钻进去。熏呛的司机头发胀眼泪流,昏倒在池子上。
    老韩头噗哧一声笑了,“傻帽,还当真了。逗你玩呢!我吹气,你吸气,昏了吧!”大家恍然大悟,畅快欢悦中,疾步跑过去扶起了司机。


【生活随感】
    退休
    王建成
    前不久,遇到一个老朋友,他说刚办了退休手续。单位通知到人事部门填了一张表格就完事了,就这样与工作了多年的单位和同事们“拜拜”了,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
    无论是机关工作人员还是企事业单位职工,工作了几十年,为机关、单位贡献了青春、汗水和智慧,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的奉献,就不可能有单位的今天;他们对单位、对同事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过去,高高兴兴为与退休人员开个座谈会、欢送会,敲锣打鼓地把他们送回家,曾是几代人的一种美好记忆和光荣传统。这些年,由于种种原因,这个传统逐渐淡出、消失。
    工作了一辈子, 临退举行个退休仪式,礼送员工退休,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荣誉、一种肯定、一种赞颂。劳动光荣,退休同样光荣。倡导举办简朴、祥和的退休仪式,向员工表达亲切慰问和美好祝愿,既能给他们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同时也是一种催化剂,能够更好地增强在职人员的归属感和单位凝聚力,也有助于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