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渊明寻求当官

(2022-11-28 13:25:29)
标签:

陶渊明

青年时代

寻求出仕

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

      陶渊明寻求当官

陶渊明作为一个年轻人,而且是一个出身于累世官宦之家的年轻人,心中也不时生起干一番事业的理想。他五十岁前后所写的《杂诗》的第五首,一开头就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欢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他回想自己的少壮岁月,至少在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之前,他生活是非常快乐的;他宏伟的志向超越四海,常想着振起羽翼一飞千里。五十岁左右的人还能写出这样振奋激越的诗句,可知他幼年时干一番事业的心情是何等的迫切,何等的强烈。单从“猛志”的一个“猛”字,就可以品味出这句诗的份量。

当时的所谓干一番事业,就是去当官。陶渊明显然是一个文人,他不可能去从军。就当官说,晋代还没有科举考试。若要靠祖宗的势力,他父亲自己的官都已丢掉了,而且他父亲也早已去世。剩下的就是两条路,一条路是一个人真的非常优秀,官府也会提拔你去当官;再一个就是自己找人托关系,求得个一官半职。陶渊明的曾祖陶侃,他的母亲为了自己孩子的前程,就在一次有官员来自己家时,剪了自己的长头发卖掉,换钱买酒肉招待客人,如此,陶侃才得到最初的官职。陶渊明几次出仕,我想这两种可能都有。当时,陶侃的嫡系后代仍然继承着陶侃挣来的贵族爵位,陶渊明毕竟也是陶侃的后人,青年时代写诗文肯定已显露出头角,这样,官府征聘他也是有可能的。另一种情形,请托求人,也是完全可能的。陶渊明在他的《归去来兮辞》的序里就写道:“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这是说的他最后出任彭泽令一事。贵州本注释说陶渊明这里所说的“家叔”是“指陶夔,时任太常卿” 。 [1] 太常卿是朝廷里的官职。估计陶渊明这两句话,诸侯的惠爱较虚,家叔的请托属实。陶渊明多次出仕,每次的具体机缘,我们就无法说清楚了。


[1] 《陶渊明集全译》,郭维森、包景诚译注,第285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