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麦加拉学派

(2016-02-25 11:06:52)
标签:

古希腊哲学

小苏格拉底学派

麦加拉学派

逻辑思辨

我在说谎

                  麦加拉学派

    苏格拉底的思想遗产,有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理性主义好争辩的传统,另一个是直接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以及以行动实践自己的哲学的传统。他的弟子柏拉图及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主要是继承了他的理性主义,由于这两个人的才华及其在世时以及死后所获得的巨大影响,成了西方此后两千年来的主流。至于关注社会人生的性质,柏氏、亚氏也都有一点,就是他们的目的论中,还都贯穿着善,人人喜欢强调柏氏、亚氏哲学的人文关注,而我则认为二人在这方面十分淡薄。除过十五世纪的马基雅维里以外,哪个学者心底里没有几分善意?全面权衡,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只能是西方理性主义的代表。

    苏格拉底思想遗产的另一方面,也有其继承者,只是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称不上主流哲学而已。苏格拉底去世后,其弟子形成了三个学派,哲学史称为“小苏格拉底学派”。这三个学派是,擅长逻辑思辨的麦加拉学派,以及以禁欲主义而著名的犬儒学派(也称昔尼克学派)和以快乐主义甚至以纵欲主义而著名的居勒尼学派。这三个学派的创始人与柏拉图一样,都是苏格拉底的亲传弟子,而且都比柏拉图还稍为年长一些。其中的麦加拉学派继承了理性主义及好辩的一面,但其成就不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犬儒派及居勒尼派则继承着苏格拉底关注现实人生的传统,有许多颇有价值的思想与行为。他们活动的时间虽不算长,但却分别诱发产生了两个在人生哲学领域建树更多也影响更大的学派:犬儒派启示、影响了斯多亚派,居勒尼派启示、影响了伊壁鸠鲁派。也许是由于近现代西方人仍然从理性主义的樊笼中解脱不出来,所以一直过分尊重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而可以说忽视了晚期希腊的人生哲学潮流。

    在谈论犬儒学派及居勒尼学派之前,就麦加拉学派简单说几句。麦加拉派的创始人是麦加拉人欧几里德,他与写《几何学原理》的欧几里德同名,而非同一个人。麦加拉派继承了苏格拉底以至巴门尼德的理性主义传统与智者的好辩风格。他们致力于发展芝诺式的论辩,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悖论。他们大都是擅长论辩的高手,有的人在逻辑研究上也有一定贡献。然而,他们的许多论辩特别是一些悖论,实际上是无聊的,甚至明显的就是诡辩。例如欧布里德就提出过说谎者悖论。这个悖论甚为简单:一个人说“我在说谎”,他究竟是在说谎还是在说真话呢?据说有个叫斐勒塔的人因研究这个问题操劳过度竟得病死去。其实,我们稍一思索就可看出,这样的悖论只会在饶舌的哲学家的思辨中存在,而在现实生活中则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若在生活中有人说“我在说谎,”必是指此前他的某些话是在说谎,而决不会是说“我在说谎”这句话是在说谎。而在哲学家的思辨中,“我在说谎”这句话所说的谎言却又是“我在说谎”这句话本身。如果小学生写作文出现这样的句子,这是典型的病句,老师一定要进行批评并帮助纠正过来;但哲学家说了,便成了高论、妙论。直至近现代还有人为这个悖论而惮精竭虑,这一事实只证明了西方哲学的无聊。若是科学家去研究月球岩石的成份或蚊子繁殖的规律,那倒还是有用的事;哲学研究这样的悖论又有何用?生活中普通人为了解闷,也编谜语猜谜语,编些趣味性的笑话、故事,以为人带来些乐趣。可是哲学家并不拿这种悖论当消遣的乐趣看,他们是以严肃的态度来研究这类悖论,将其当成重大的哲学问题。哲学总是自己编织成思辨逻辑的圈套,然后自己钻进去又抱怨解不开来。人各有志,谁又管得了他。

    若只当作趣味性的东西,说谎者悖论则远不如塞万提斯的小说《 唐·吉诃德》中的一个故事成功。故事说,一个富人在一座桥边设一绞架,行人必须说出他到何处去的真言方可过桥,如说谎就得上绞架吊死。有一个人说,我来此地就是为了上绞架吊死,结果守桥人反倒不知该放过他还是吊死他,怎么做都是逻辑的矛盾。作为故事,大家听了蛮有趣味地笑一笑解解闷,实可算一种人生智慧。若是穷究其逻辑,将人自己编制的逻辑规则当作绝对客观的东西一样认真对待,便只能算是迂腐了。

    欧布里德还有一个论辩是有角的人,论证同样甚简单:如果你没有丢失某种东西,你便仍旧有它;而你没有丢失角,所以你是有角的人。这个推论更其荒唐,依此逻辑,人不但有角,而且有翅,有鳍,人的家里还可以有太阳,有月亮。这种所谓论证,简直是顽皮的男孩的恶作剧;哲学家认真讨论这样的问题,只显出哲学家的水平属何等无聊的层次。如果有谁要认真地与欧布里德进行辩论,力图从逻辑上证明人没有角,那只显示出自己的愚笨。对付这一类无聊的逻辑思辨,最好的态度是不予理睬。

    麦加拉派的斯提尔波则将一般与个别绝对割裂开来,认为只有共相的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而认为个别事物并非真实的存在。他认为“白菜”也不是指给我看的这棵菜,因为白菜在一万年前已存在了,所以给我看的不是白菜。他甚至认为根本不能用和主词不同的宾词去称谓一个对象。我们不能说这个人是好的和这个人是一位将军,而只能简单地说:人只是人,好只是好,将军只是将军;我们不能说一万个武士,而只能说武士只是武士,一万只是一万。[1] 于此可见纯粹的逻辑思辨可能走入什么荒唐的地步。

    策勒尔在《古希腊哲学史纲》中曾指出:“麦加拉哲学到了欧几里德的继承者手里,就像爱利亚哲学到了芝诺手里一样,发展成为一种无聊的辩论术,这种辩论术以杜撰一些机敏却毫无价值的诡辩为乐。”[2] 他举的首个例子就是欧布里德的“说谎者”。我认为策勒尔的评价是甚为公允的。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上卷中指出:“欧几里德创立的麦加拉学派深深地陷入后期智者学派毫无成果的机巧之中。”[3]这也是极有见地的评价。



[1] 见《希腊哲学史》第二卷,汪子嵩等著,第562页。

[2] 《古希腊哲学史纲》,【德】策勒尔著,第114页。

[3] 《哲学史教程》上卷,【德】文德尔班著,第99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