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看病?

(2010-07-19 05:39:07)
标签:

保健

就诊

方法

分类: 学术争鸣
  看病,又称看医生。它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但又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否则当今社会上如何有“看病难、看病贵”这样一些说法?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本人尝试着写这样一个帖子,即如何才能够看好病?这里我所谓的看好病是指“在看病的过程中省时、省力、省钱和效果好”。

  一要分清主次 病有轻重缓急之分,所以我们要区别对待。
  
1、如果您或您的亲人或朋友或同事患的是急症,特别“中风”、“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严重外伤”和“骨折”等,那么毫无疑问应该尽快就医,以争取宝贵的时间。一般而言,急诊就医的最佳途径是拨打“120”,这一是因为救护车有道路优先权,因而行动快速;二则救护车通常配备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可以实施院前(入院前)急救或处理;三是由救护车送至医院的患者大多可以通关绿色通道,这可以更进一步缩短获得医治的时间;四是由救护车送至医院的患者容易引起医院急诊室的重视。当然,凡事无绝对,如果您家住在医院附近或是发病时就在医院附近,甚至是医院里,那不必拨打“120”。还有,如果洽巧急救电话一时打不通或是救护车暂时不能来,那么您应该考虑改用其它方法(如私家车或出租车)迅速将病人送至医院,而不是死等。
  
2、如果您是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复诊等)患者或病症比较轻微,那您完全可以在安排好其它事宜后再去医院就诊不迟,以做到“工作、生活和就诊”三不误。

  二要提前准备 看病或看医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从外地来杭州或去其它大城市看病的病友们更要提前作好相应准备,这些准备工作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搞清楚这趟去医院究竟想解决什么问题?
  2、要随身携带身分证或市民卡,要准备好钱物、交通工具或车票等。
  3、进一步查清楚您准备前往就诊的那家医院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该医院的资质如何、工作时间、门诊医师名录、各科室的楼层分布、院内停车和医院附近的餐饮住宿等,都应一一查清楚和落实。
  4、带上您既往所有的检查资料和就诊记录,以供医师们参考。
  5、如可能最好有一名亲友或朋友陪同您前往医院就诊。

  三要找准医生 我的观点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医生,只有最合适的医生”。道理很简单,现代医学的学科与专业众多,没有一个医生可以“通吃”。一个人的精力、时间和学识等都非常有限,为了更好医治患者,医生们的分工也就越来越精细,即便是在同一专业还要细分为不同的方向,如同为心脏内科的医师,有人擅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有人则擅长高血压病的诊治。因此,患者理性的做法应该是根据自己的病情找到最合适的医生,而不是最有名气的医生。


  四要讲究策略 看医生的策略非常重要,好的就诊前规划可以省时、省力和省钱。例如,我不主张很多病友们的做法,即一上来就拼死拼活去挂一个名医号。要知道,名医也得依据事实(即检查结果)才能够下结论或诊断,并依据诊断而决定治疗方案。所以,有时候是您好不容易座到名医的对面,结果可能让您很失望,因为名医没有第一手资料,而不能够帮助您下诊断,仅仅是开了一大堆检查申请单让您去一一完成后下次再来找来。大家想想,这样的名医门诊有什么意思?事实上,各大医院的门诊医师,即便是小医师(包括进修医师),对于他或她那个专科常见的十来个病的诊断流程都非常熟悉,如果你们愿意初诊找他们,他们一样可以帮助你们开具名医们开具的那些检查申请单,如果你们愿意这样去走流程,即先找小医生(省时、省事或省心、省钱)就诊并完成相关检查后再去看名医,可能一次就解决了您想解决的问题,这是不是更科学的策略而可以让您省去很事情?又如,并非所有涉及医院的事都得跑到大医院去,事实上,社区医院也可以解决不少问题,如配药、测血压和检查常规心电图等。最后,现在各个医院都在尝试电话预约和网上挂号,虽然不尽如意,但运气好的时候仍然可行,故大家也可以试一试自己的运气。如此等等。


  五要货比三家 这里我所谓的“货比三家”,是指遇有重大疾病时就诊应该先后找二或三名较合适的医生会诊,以免误诊误治,这在当前的就医环境下非常重要。这些医生可以是来自同一家医院,也可以来自不同的医院,大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选定。


  六要科学决策 对一些重大的诊疗方案,大家要“三思而后行”,医生的话咱们要听,但更要分析着听,只要有时间,大家就不要仓促做出决定而躺在手术台上让人开刀。科学决策诊疗方案非常重要,如何才能够做到决策科学?一是可以找自己能够相信且确有真才实学和医德高尚者咨询,二是如我前面所言,多找几名大夫会诊,以听听不同人的意见,再综合分析。


  七要遵循医嘱 一般而言,生病有一个过程,治疗亦同样有一个过程,甚至是非常漫长或需要终生接受治疗的一个过程。所以说,治疗方案一旦确定,大家一定要有耐心、有毅力地坚持执行医嘱,以最终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八要定期随访 定期地看医生、接受复查或是通过电话等方式与医生保持联系,对医生了解您的病情变化、药疗效果及其是否存在毒副作用,并根据这些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等都非常重要。关于这一点请大家一定不要忽略。


  以上是本人关于如何看病、如何看好病的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补充、完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