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与健康
(2010-06-21 09:33:35)
标签:
健康养生生活方式情绪反应心脑血管病 |
分类: 健康贴士 |
研究表明,约有50%的人类死亡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有学者甚至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称之为“黑色杀手”。诸如,吸烟、酗酒、吸毒、赌博、性行为不当、睡眠不足、居住空间狭小、生活节奏过快、生活无规律、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人际关系紧张、人际交往减少、情感贫瘠、精神空虚、精神创伤或心理应激等均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资料显示,个人的健康状况与寿命长短60%取决于自身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影响。由此可见,生活方式是决定个体健康与否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必须在人民大众中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政府已经将每年的九月一日设定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以鼓励大家坚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提高的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而利于“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生活方式影响人体健康的例子甚多,人的一生从胚胎开始到死亡的全过程中,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都有多种疾病的发生都与生活方式的不健康有关。诸如,在胚胎时期,胎儿可因父母吸烟、酗酒和饮食或用药不当等,于出生后出现发育不良、畸形和先天性疾病;胎儿出生后,在婴幼儿期可因喂养不当、营养不足、户外活动偏少和饮食不洁等,导致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寄生虫病等。另外,如长期吸烟的人们易患肺癌、冠心病和高血压等;长期高脂、高热量和高盐饮食者易患肥胖症、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不洁进食者易患肠道寄生虫病;长期酗酒者易患者脂肪肝、肝硬化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亦随之急剧的改变,其结果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的不良影响,甚至由此而引起了一些“生活方式病”,或称“现代文明病”,后者主要包括:
2、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就业竞争增强,独生子女增多和离退休职工增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情绪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因素和情绪反应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致病因子,引起了诸如焦虑、临考紧张综合征、离退休生活适应不全和情绪性腹泻等多种情绪反应性心理疾病。
3、由于缺乏美容化妆的保健知识,接触性皮炎、染发剂过敏性皮炎、戴耳环引起的感染等在女性青年中时有发生。
4、现代穿着引起的高跟鞋病、配戴隐形眼镜导致的角膜炎和太阳眼镜病等在时尚青年人群中亦较常见。
5、饲养宠物者,如养鸟、养猫、养狗等,日渐增多,加之管理不当诱发动物传染性疾病亦见报道,尤其是狂犬病已在许多地区呈散发性流行趋势。
6、吸烟已成为肺癌、心脑血管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7、大量饮酒者人数众多,致使高甘油三酯血症、脂肪肝与肝功能异常,甚至肝硬化等在参与健康体检的人群中亦不少见。另外,醉酒或酒精中毒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时有报道。
8、脑力劳动者,由于久坐而缺乏运动、用眼过度和用脑过多等,易出现视力疲劳、脑力疲劳、失眠和颈椎病等。
前一篇:何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