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题】吃腻了法式面包?带你看看日式面包的过去和现在

(2016-07-08 09:34:07)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WHEGMe2PZGNyVfg7ib7067mkNtH0Rmn1SKviafcLvG0sYUS7ic777mCGg7U12GBKcSBHGfOUocECMTibQYpIG2PWX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日本虽然不是面包的发源国家,但是多仰仗了其国民性格里面变态到极致的调性,日式面包顺理成章在世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日本人真的很喜欢把别人的好学问学精了,模仿以上又加入自己的元素,日积月累突然!!!!!!斗转星移成为另一门有生命的学问。

http://www.wmchef.com/uploadfile/2016/0708/20160708091856780.jpg


日式面包的发展史

一、日本的小麦文化,是从中国传来的,大概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弥生时代,引进了中国自古有之的面食蒸点文化,随着小麦的传入,刚开始采用的烹饪调理方式并不是西域的烤制,而是蒸煮。日本人对小麦的处理,也是让面团自然发酵,然后蒸熟,这就是我们很熟悉的馒头之类的食品。


二、到了16世纪,发酵烤制面包以及技术,随着传教士到了日本。江户时代的锁国令,抑制了一阵面包的发展,但面食上的发展,却没有让中国式肉包占主流,有人分析,日本人口味比较清淡,比较油的肉包可能很难获得垂青(此处不知说啥好)。到了江户时代末期,面包成为了和西方侵略军对抗的将士们的口粮,因为烤制后水分少,易于携带,便渐渐传播开了。


三、到了明知时代,日本人才真正开始接纳和学习面包,以横滨为起点,开始慢慢分布各色西洋面包房。在制作法式的英式的面包基础上,日本人也开始开发符合自己口味的面包。大家都知道,带领日本面包走向新纪元的,就是那时候发明的酒种红豆面包,发酵香味中包含了日本酒的香气,还有日本人最喜欢的红豆馅儿。它实在太日本太日本,好像出生脸上就刻着日本两个字。

红豆面包的成功,激励了更多面包有识之士,开发了奶油面包,果酱面包等等一系列日式面包的亲儿子。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包界又迎来了一波小高潮,这就是,美国送来的大量小麦粉。战后穷啊,学校就提供了小麦粉做的简单面包棒。影响了整整一代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接下来就是不出所料的开工厂,量产出了非常美式松软白皙的面包。至此,面包已经取得了仅次于米饭的主要地位。昭和45年,面包店铺和工厂激增,为今天的专业烘焙大国奠定了技术和生产基础。地域间的融合加大了,越来越多的新口味出现在了日本。现在的日式面包,超脱了主食的存在,它可以是一顿饭,一份零食,在人们生活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


下面介绍几款很传统的日本面包


红豆包 | あんぱん

http://www.wmchef.com/uploadfile/2016/0708/20160708091923729.png


刚刚也介绍过了,它拥有酒种的发酵香和红豆的甘甜,让它跟抹茶,日本茶,红茶,牛奶等非常合拍。它是面包文化渗透到日本的功臣。

角食吐司 | 角食パン

http://www.wmchef.com/uploadfile/2016/0708/20160708091942980.png


跟英式吐司不同,它口感非常松软,制作的时候,可以说结合了历史上中国蒸点的制作的技艺,在模具盖上烤制时,有些会打上蒸汽,使得面包整体的口感更湿润,烤出来有明显的发酵味道。外皮金黄,有适度的弹力,均一的光泽,内部有明快的色调,触感柔软。

它跟炸物,鸡蛋,果酱,黄油特别搭配。

在角食的基础上,日本人还开发了很多不同的吐司品种,但都有非常明显的日式吐司痕迹。

在日本,松软的吐司卖得好坏与否,是坚定这个面包房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吐司一直努力维持着主食面包的地位。


咖喱面包 | カレーパン

http://www.wmchef.com/uploadfile/2016/0708/20160708092005448.png


咖喱面包的基础形状为梭子形。一般为裹好面包粉炸后食用,是点心面包的一款经典代表。内部包入的咖喱材料根据各地各店铺,会有所不同,有的会辣一些,有的会甜一些。昭和2年,东京的名花堂,以沾上面包糠做炸物面包为发想,开创了这款做法的先河。


奶油面包 | クリームパン

http://www.wmchef.com/uploadfile/2016/0708/20160708092039310.png


跟红豆面包基本用的是同一款松软的点心面团。内陷包入卡斯达酱,或者鲜奶油,风味有所差别。形状有点像棒球手套,整椭圆形后切开三刀。明治30年代后半期,新宿中村屋的始祖相马氏被一种奶油泡芙的味道所感动,开始用奶油制作面包。他使用了牛奶,鸡蛋等营养丰富的副原料,综合考虑了营养价值和口味,使奶油面包成为日本定番面包。


面包棒 | コッペパン

http://www.wmchef.com/uploadfile/2016/0708/20160708092116594.png

这款面包棒始于昭和10年,作为当年学校提供的伙食,特地做成一顿饭可以食用的大小,因为是为学龄儿童提供,考虑了儿童的年龄相对应需要的营养量,摄取量而设计,是一款颇具日本时代背景的面包,战后粮食不足时,那个年代的儿童大都吃这款面包长大,所以到了现在,反而成为日本人难以割舍的一款经典。

日式家常菜面包 惣菜ぱん

除了以上的几款面包,日式面包还有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将面包与日系的家常菜做结合,自成一菜,可以单独食用。其中会用到非常日本传统的食材或者菜品。而不是将面包单纯作为搭配菜品的一款主食。

可乐饼面包 | コロッケパン

http://www.wmchef.com/uploadfile/2016/0708/20160708092142546.png

香肠面包 | ウィンナーパン

http://www.wmchef.com/uploadfile/2016/0708/20160708092217339.png

明太子面包 | 明太子パン

这边还要隆重补充一下,炒面面包,炒荞麦面面包,炒意面面包....

以日本人吃米饭配拉面,或者吃乌冬配饭,甚至米饭配意面这种主食配主食的尿性,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是饿傻过............贴一张以前店里做的意面面包大家随意感受一下。


http://www.wmchef.com/uploadfile/2016/0708/20160708092241561.png


日式面包在源头上结合了中国的蒸煮元素,在起步发展阶段,因为深刻的历史原因,更是受美国面包以及快餐文化影响,经典或者常见的几款基础面包,都有不经意透出美国风格,比如面包棒之于热狗面胚,角食之于pullman,等等。然而,日本烘焙人在技艺深造上有倾向于欧洲学艺的习惯和欲求,毕竟想要不断进步,接触更本源的技艺,借鉴历史更悠久的文明,是职人天性。


9月24日-9月28日,日本著名面包大师小仓孝树要来王森世界名厨学院授课了,抓紧报名咯~

世界名厨学院联系方式:

电话:15952409109

QQ号:2815912071 微信:tpchef

(责任编辑:世界名厨学院Anckey)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