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中投资,估值是我们无法逾越的一个问题,不懂估值不可能把投资做好,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一个中国特色的股市中,应该如何来估值,我们的股市相对于世界各国的股市有它特殊的地方,我们有很多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的企业上市,那么针对这部分公司我们应该如何来确定估值,有很多说现在大盘蓝筹都很便宜,为什么还不买,为何不投资?如果搞明白了它们的估值你就清楚了,其实他们现在真的不便宜,也无法投资。
对于企业的估值,我们知道,无非要确定三个因素,成长性,风险和资本再需求。确实我们看到,有很多国有企业每年的利润增长还是不错的,比如一大堆银行类的个股,增长的速度还是可以接受的,但为什么股价就是不涨,有一些现在5倍,有一些是10倍的市盈率,但价格就是不涨,我们来分析一下,看看后面有没有一些确实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地方,它不涨确实有它不涨的道理。
我们投资于股票,无非是要得到企业分红,或者分享企业的高成长,但在对国有企业的投资中,你有否得到相应的分红,有否享受到了它的高成长。从企业的股权结构来说,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的股东是全体中国人民,只要你是中国人就是它的股东,但你是一个特殊的股东,你对企业没有管理权,也没有投票权,国有企业是有国资委来派人管理的,而派来的这人,又只对国资委负责,不对全国股东负责,这就产生了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问题,干这个活的人,不负责,干错了无所谓,企业赚了钱,也不愿意分红给投资者(包括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那么你投资这样的企业是为什么呢?它可能赚了很多年,但只是账面富有,你做为股东分不到一分钱,这个时候,你给它10倍或者8倍的市盈率是没有意义的,这些都是名义上的,没有直到的收益做保证,所以国有企业在大比例分红以前,所以所有的估值体系在国有企业的模式下,都是不真实的,你无法在公司扭曲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估值来。
只有当把这种扭曲的股权关系理顺,企业认真对待二级市场的股东,要么实现企业的高增长,有效率的运转,要么高比例的分红,在这样的情况下估值体系对国有企业才适用,国有企业也才有真正的投资价值。否则,长时间内,一大批国有控股的企业会在二级市场上被抛弃,永远的走进历史的垃圾箱。这也是市场有效的一种表现,这20多年来,中国市场是非常有效的,也反应了现实的经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