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年初以来,虽然大盘整体指数没有什么太好表现,但市场板块差异巨大。创业板不亚于一波牛市,网络、水务、光电子、电子信息等行业平均涨幅超过50%,而煤炭、采掘、保险、有色金属、饮料制造等行业平均下跌10%以上。从指数涨幅统计数据上可见,大盘风格差异巨大。上证指数仅仅微幅上涨3.94%,深圳成份股指上涨4.59%,与此同时,创业板指数上涨49.65%,中小板指数上涨23.06%。关键是判断接下来的行情,是强者恒强,还是风格再次转换?我们认为风格再次转换概率较大。
优先股的改革预期,将提升大盘蓝筹股的吸引力。日前,证监会主席肖钢提出:已将优先股试点方案上报国务院,加快推进优先股试点工作。相对于普通股而言,优先股股息率事先固定,在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优先股融资属于权益资本融资,不能在二级市场上市,一般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股份公司的重大经营无投票权,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享有投票权。如果将大小非限售的股份转化为优先股,可以缓解市场减持压力。优先股只能在交易所系统集中交易,消除了长期以来市场对大小非减持的恐惧。同时,优先股等于获得了公司的高息债券,仍然可以协议转让,可以通过协议转让和股份公司回购方式变现。这样以来,以前市场中的一些大盘蓝筹股可能由于优先股的转换而减少了流通盘的规模,航空母舰式的大盘蓝筹可能会变成吨位“合适”的战舰。尤其是一些低市盈率的大盘蓝筹股,流通市值大为减少,投资者不再有恐惧感,会出现流动性增强的溢价。另一方面,优先股可以缓解国有控股和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将国有股转为优先股,一方面能使国家获得丰厚的股息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国家对公司日常经营的干预;既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可以把公司的自主经营权落到实处,推动上市公司经营市场化进程。
目前市场中银行股板块,普遍具有高分红、低市盈率的特征。分红派现的红息收益率甚至超过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动态市盈率来看,国内大银行的平均水平为5-6倍,大幅低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8-10倍的水平,处于全球最低状态。与此同时,在今年1季度坏账率有所回升的情况下,中国各大银行的坏账率也是全球最低水平。截止5月28日,工商银行动态市盈率为5.2倍,中国银行为5.3倍,建设银行5.1倍,农业银行4.9倍,中信银行为5.6倍。从已经公布的2012年分红派息预案来推断,各银行的分红派现年化收益率超过10%。建设银行分红派息收益率为5.51%;工商银行分红派息收益率为5.7%;中国银行分红派息收益率为5.87%;农业银行分红派息收益率为5.71%;中信银行分红派息收益率为3.37%;招商银行分红派息收益率为4.58%;由于股票持有分红派现期不足半年,故换算成年化收益率将超过10%。
近期人民币升值加速,国际热钱流入国内的迹象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短期内有将近2万亿元的非明确目的资金流入。从货币派生的角度来看,要吃利差及汇率升值双重收益,银行股最终将是最好的持有标的。
前期国际大投行撰文说中国潜在的债务风险非常大,这也导致国内外众多投资者对国内股票市场没有信心。其实,他们夸大了中国债务率,夸大了银行呆坏账率的风险。要知道,相对国外而言,国内银行的抵押品的抵押率常低,且常常是流通性较好的资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也被夸大到了20万亿元。且不说数字准确与否,单从风险角度来讲,国内地方政府间接的有相关资产抵押,变现能力较强,由于国内金融中介的不发达,资金杠杆率并不高,大大低于美国次贷危机时无抵押且杠杆率高达20倍的现象。另外,银行资产保全机构及国内政府还有10多种分散解决风险的措施与办法。国内的金融风险被国外机构过分夸大了。
总之,国内银行业风险尚可控制,红息回报率极高,贷款坏账率全球基本最低,A股市场,风格转换正当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