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306晨会

(2013-03-06 08:41:57)
标签:

食品饮料

电线电缆

观点

整体

不断

股票

分类: 股票

0306晨会国内财经点评

1. 2月汇丰服务业PMI回落至52.1 需求增速放缓

与制造业PMI走势一致,2月份汇丰服务业PMI也自上月创出的四个月高位处回落至52.1,不过该指数仍维持在50的荣枯分水岭上方,预计未来服务业仍将延续温和扩张势头。汇丰昨日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1,较1月回落1.9个百分点,显示服务业经营活动小幅扩张,但增速环比放缓。六个分项指数中,除未完成业务仍处在50下方外,其他五个指数(如就业和经营预期指数等)都维持在50上方。

【点评】受春节月份错位影响,数据显示2月服务业扩张步伐放慢,预计在良好的劳工市场环境、以及制造业温和复苏推动下,未来数月服务业将持续温和回暖。

2. 四大行2月新增贷款2160亿 存款月末恢复增长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四大行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2160亿,存款则恢复至正增长2400 亿。对全行业信贷增长的预期由8500亿,下调至7500亿,直至近日进一步下调至7000亿,预期的调整主因四大行月初、月中贷款投放的迅猛势头在下旬逆转。

【点评】四大行贷款增长较慢的原因是央行对信贷投放进行了窗口指导,另外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也是重要原因。1月份亦有多家银行因信贷投放过猛,在月末遭致央行窗口指导。另外个别国有银行未完成月度投放任务量,以及几大国有银行节后投放萎缩一定程度上也与春节导致工作日减少有关。3月信贷投放局面相对2月或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3. 1月新增外汇占款6837亿超去年全年增量 创单月新高

央行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6837亿元,连续第二个月增加,不仅创下了单月历史新高,也远高于去年全年近5000亿元的总增量。

【点评】由于前日公布的结售汇顺差数据也骤然飙升至历史新高,对于1月新增外汇占款量激增,也属市场预期之中。这也是央行节后重启大规模回笼流动性的原因,预计未来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减轻,外汇占款将从目前的高位回落,但仍将高于去年10月至11月的水平。

4. 银行年报本周拉开序幕 盈利拐点本季度或现

本周五平安银行将拉开银行年报序幕。此前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银行业2012年业绩增幅为19%,增速较2011年下滑。但市场预期,不少上市银行业绩仍颇有看点,且有观点认为银行盈利增长拐点或在本季度出现。

【点评】银行板块对于指数拉动作用极大,考虑到周二该板块强劲的市场表现,或预示出其未来业绩仍有较好预期。

5. 铜下游企业看好三月订单

根据上海有色网发布的调研报告,85%的电线电缆企业认为3月订单会增加,10%的电线电缆企业认为3月订单难有增长,5%的电线电缆企业表示3月订单将减少。电线电缆为铜材的重要下游行业,多数企业认为,因为春节假期和淡季因素影响,2月订单较少,随着市场消费逐渐恢复,3月订单会有所增加。此外,部分生产漆包线的企业表示,漆包线消费已进入旺季时节,年后回来已有所体现,3月旺季效应或将更加明显。

【点评】虽然受春节因素影响,铜现货交易价格一直不断下挫,但是铜下游电线电缆企业多对3月份的订单充满信心,铜价反弹或可期。

 

市场分析
1、周一我们提到了,注意沪指在2250点附近的技术支撑位。周二市场如期呈现出强劲反弹。市场小幅高开略作回档后,便展开了稳步反弹走势,下午下午两点钟过后股指在金融股带动下加速上扬,最终涨幅超过2%,将前日失地收复了超过一半,属于强反弹的级别。不过从成交量方面观察,还是发现出现了不小的缩减,因此后市恐难重回强劲上涨之势,维持震荡格局的概率较大。
2、从板块表现看,金融股领涨市场,整体板块近5%的涨幅对于指数拉动作用极为明显。其余的上涨板块集中在以医疗器械、医药、电子、酿酒为代表的防御型或题材类品种上,前日下跌的始作俑者房地产板块则延续着较为低迷的表现,水泥、建筑建材、制造业等强周期板块涨幅有限,说明即便市场出现反弹,但房地产以及相关板块短线仍有待利空的消化。因此,防御型、题材股宜更多留意。
3、操作方面建议参与者不要因为一天的大跌就绝望,更不要因为一天的上涨就盲目乐观,市场依旧在震荡,因此适时调控自己的持仓,以顺应市场。考虑到强周期品种短线难有大动作,因此机会方面可对于酿酒、食品饮料为首的防御型品种予以留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