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中考,自春节开始,就已经全力以赴的学习了。大年三十晚,孩子仍在孜孜不倦的复习应考内容。从年初至今每个节假日、星期天,孩子都未曾休息。孩子的努力没有白费,几次学校模拟考试,均在年级前30名以内(全年级1000人)。
不过,看着单位及社会的种种现象,不免感慨,未来社会对能力的评价,并非按照成绩衡量。有知识功底,是将来成为总工程师、首席分析师、科学家的基础。但社会需要全方位的能力。例如,单位要开展一项新业务,需要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去设计,需要有情商的人去联系相关部门申请业务资格。这时,仅仅拥有业务知识是不够的,甚至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那么,学校培养什么养的人,才能满足社会需要呢?在教育方面,我们中国与美国比较,从小学到本科,美国学生肯定比不过中国学生,然而一旦进入社会,美国的创新日新月异,科学家频繁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的“好学生”只能做一名“软件设计师”或者“数学家”,在国际上鲜有成就。
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能力。目前的应试考试及应试教育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