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为什么杜甫是一个职场的失败者?
(2012-04-04 07:30:25)
标签:
转载 |
我不禁想了想,如果杜甫真的活在今天的职场,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保守地估计,杜甫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一个合格的企业家、或者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我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从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所应有的基本素质考量的。
杜甫的名气很大,也具有很高的学识,这个我们从历史典故和杜甫流传下来1500来首诗歌可以看出。要知道,在1500多年前的唐代,如果能够把一首诗对仗工整,那就是了不起的学问;如果再能吟出点气氛,那就乖乖不得了了,至少应该和现在的名校博士学位同等学历。如此推来,这样一个人才,杜甫应该得到朝廷的重用,也就是在职场上春风得意(因为古代商业不发达,职场基本就是官场),毕竟古代的中国奉承的是一个“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杜甫的一生基本可以总结为“悲剧的一生”,他不但没有被朝廷重要,反而被排挤,最后悲惨的死去。
纵观杜甫的一生,命运不是没有给他机会。他在长安做过在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又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杜甫又叫杜工部),后来在唐肃宗的朝中也做过左拾遗,有点儿类似现在的监察部官员。应该说,如果杜甫能够好好做下去,多混几年,估计可以做的还不错的,至少衣食无忧。据史书记载,杜甫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就此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和职场生涯。
为什么说杜甫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呢?合格的管理者所具有的一个基本素质是应该懂得团队的重要,懂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即便是桀骜不驯的乔布斯也有一个值得他信赖的团队的支持,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当管理者管理一个团队的时候,经常要做决定,哪里应该迁就妥协,哪里应该坚持果断,如何能够做一个大家都认可、都支持的决定,这是对一个合格管理者的智慧的最大的考验。可杜甫的性格在他流芳百世的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偏偏是一种嫉恶如仇、桀骜不驯、外加总让人感觉不喜欢和团队打成一片,这样的人别说在官场上无法立足,在职场上恐怕也无法做到优秀甚至合格。
比如,杜甫在《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中有这样的诗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喜欢的新松就猛喜欢,不喜欢的恶竹就恨不得斩尽杀绝,这是管理的大忌,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是不会这样做的。新松有不足的地方,恶竹也一定有可取之处,把他们长处用好、短处避开才是管理者的能耐,所谓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再比如,《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脍炙人口的诗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表现的是杜甫精益求精的完美主义者精神。而在现实的管理中,对完美主义的执着追求是要经常误事儿的。试想,一个产品经理,经常为了一些不影响大局的细节不断的对产品吹毛求疵地进行反复设计和改动,以期达到“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那么这个产品必将落在其他竞争者的后面。失去管理中的先发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另外,《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怎么都让人感觉杜甫有些自命清高,无法和团队打成一片的感觉。
有学识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像杜甫这样的有学识的伟大诗人在职场上失意的还很多,比如和杜甫齐名的李白,在杜甫的笔下是“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曾经被唐玄宗奉为翰林,可以说在在职场上风光了一阵子,可惜好景不长,就“因不能见容于权贵”,不得不弃官而去,加入了职场的失败者的行列。
其实,有本事的人也不是都像杜甫李白那样职场失意。帮刘邦打下大汉天下的功臣之一韩信就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如刘邦所说,“我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安抚百姓不如萧何,率军打仗不如韩信。。。”
有这么一个故事。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有一次,韩信率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了四、五百人,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当走到一个山坡的时候,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汉军本来已十分疲惫,这时队伍大哗。韩信兵马到坡顶,见来敌不过区区五百人左右,便急速点兵迎敌。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结果又多出2名。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我军有1073名勇士,敌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汉军本来就信服自己的统帅,这一来更认为韩信是“神仙下凡”、“神机妙算”。于是,士气大振,一时间旌旗摇动,锣鼓喧天,奋勇地杀向楚军。楚军没想到汉军大战之后仍旧如此勇猛,乱作一团,接战不久,大败而逃。
这道题放到今天顶多是一个初中奥数题,不算难,但是放到2000年前,会做这道题的就能当一个常胜将军,可见人类文明的进步对管理者的智慧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所以,即便是杜甫活在今天的职场,不但他的性格不适合做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他的学识也不够用了!
听故事,学管理。姚余梁的新书《1分钟爱上管理学》最近上架,用生活中的故事讲管理的知识。广大读者可以到各大书店及网站购买。
卓越:http://www.amazon.cn/~/dp/B007CGILZ6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622322